江南渡头浣纱女,年年舟上织白苎。
织成还自漂江沙,女手纤纤白于布。
水边时有钓渔人,何异淮阴漂轻絮。
一饭能识韩将军,不负平生名漂母。
州西寒士衣百结,太守怜渠心甚切。
为作絺衣倒接篱,炎官火伞方张设。
恨无青丝白玉鞭,醉骑白马踏江月。
谁知南国任公子,留待深冬御霜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诗的原文如下:

谢魏彦成知郡寄惠漂布

江南渡头浣纱女,年年舟上织白苎。

织成还自漂江沙,女手纤纤白于布。

水边时有钓渔人,何异淮阴漂轻絮。

一饭能识韩将军,不负平生名漂母。

州西寒士衣百结,太守怜渠心甚切。

为作絺衣倒接篱,炎官火伞方张设。

恨无青丝白玉鞭,醉骑白马踏江月。

谁知南国任公子,留待深冬御霜雪。

下面是逐句的注解和赏析:

  1. 谢魏彦成知郡寄惠漂布:感谢魏彦成(可能是一位地方官员)因为他的关照而得到的布料。”知郡”指的是管理一个地区的地方官员。
  2. 江南渡头浣纱女:描述一个生活在江南渡头的洗衣女子。”浣纱”是指清洗丝绸等纺织品的行为。
  3. 年年舟上织白苎:每年在船上(可能指河流或湖泊上)编织白色的苎麻(一种植物)。
  4. 织成还自漂江沙:织好的布料会被冲刷到长江的沙子中。这里的“还”表示返还、归还。
  5. 女手纤纤白于布:女子的手指纤细,皮肤白皙。这里的“纤纤”形容女子的手很细。
  6. 水边时有钓渔人:水边不时会有钓鱼的人。
  7. 何异淮阴漂轻絮:这和在淮阴(今属中国江苏省)被漂洗的轻絮有何不同?这里可能在比较这两种情况的不同之处,可能是比喻两者的辛苦程度。
  8. 一饭能识韩将军:通过一顿饭就能认识韩将军。这可能意味着韩将军非常慷慨,或者与韩将军有着特殊的关系。
  9. 不负平生名漂母:没有辜负自己一生以漂洗为生的母亲。这里的“漂母”是指那位养育自己的母亲。
  10. 州西寒士衣百结:州西的一个贫苦书生穿着用百个线头缝制的衣服。这里的“寒士”是指贫苦的读书人。
  11. 太守怜渠心甚切:太守非常同情这位贫困书生的处境。这里的“心甚切”表示非常关心、怜悯。
  12. 为作絺衣倒接篱:太守为他做一件细葛布衣服,并倒插篱笆。这里的“絺衣”是指细葛布衣服,“倒接篱”可能是一种制作衣服的方式。
  13. 炎官火伞方张设:炎热的官员正拿着一把张开的大伞。这里的“炎官”可能是指负责管理天气的官员。
  14. 恨无青丝白玉鞭:遗憾没有一匹青色的绸缎和一根白色的玉鞭来装饰马匹。这里的“鞭”可能是指马鞭。
  15. 醉骑白马踏江月:骑马醉醺醺地踏过江上的月亮。这里的“白马”和“踏江月”都表达了一种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
  16. 谁知南国任公子:谁知道南国的任公子是谁?这里的“任公子”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秘动物或人物。
  17. 留待深冬御霜雪:等待着深冬的时候去抵御霜雪。这里的“御霜雪”可能是指抵抗严寒的考验。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洗衣女子的生活描绘,展现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她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中提到的各种场景和元素,如船、江、水、渔人、白苎、青丝、白玉鞭等,都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美丽和宁静。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