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殿云端拥万灵,新规重构帝居成。
彤庭收雾乾坤静,玉座中天斗极明。
宣劝声传龙尾迥,醉归尘逐马蹄轻。
小儒未预金闺籍,广乐因风耳屡倾。
【注释】
次韵赵承之赴穆清殿秋宴:我作的这首诗,是应赵承之赴穆清殿秋宴而写的。次韵,就是按原诗的韵脚和句式来写一首跟原诗内容相关、形式一致的新诗。
楼殿云端拥万灵:在高高的楼宇之上,云雾缭绕之中,供奉着成千上万的神灵。万灵,指众多的鬼神,这里泛指众多的官员。
新规重构帝居成:新的建筑风格已经建成了帝宫(帝王的住处)。规,规范,这里指建筑的规范;新,指新的建筑风格。重构,指重新修建。帝居,指帝王的住所。
彤庭收雾乾坤静:在朱红色的庭院中,云雾被收尽,天地间变得一片宁静。彤庭,即朱红色的庭院,彤,通“彤”。收雾,收去云雾。乾坤,指宇宙或天地。
玉座中天斗极明:皇帝的座位设在天的中心,北斗星正对着它,所以显得格外明亮。斗极,北斗星。这里借指皇帝所坐之位。
宣劝声传龙尾迥:皇帝宣读诏书的声音远远地传出去,像神龙一样飞越云霄。宣劝,宣读诏书;龙尾,指龙的尾巴,这里比喻诏书传得很远很远。
醉归尘逐马蹄轻:酒醉后归来,尘土随着马蹄的轻快而飘扬。尘,尘土;逐,随风;轻,轻快。
小儒未预金闺籍:小儒没有参加到朝廷中的金马门(古代称进士及第者为“金马门”,此处泛指科举考试)考试。小儒,指有志于入仕做官的年轻读书人。预,参预;金闺,指朝廷;闺,这里指考场。
广乐因风耳屡倾:宫廷里的乐队奏出的乐曲随着风吹遍各地,人们听了之后频频倾倒。广乐,大曲名,这里指宫廷音乐。因风耳,指乐曲随着风吹到了各处。屡倾,频频倾倒,形容乐曲传得很快很远。
【赏析】
《次韵赵承之赴穆清殿秋宴》,此为作者代赵承之所作的一首诗。赵承之赴穆清殿秋宴。穆,通“暮”;清殿,指宴会场所。
首联“楼殿云端拥万灵,新规重构帝居成。”起势不凡,气势恢宏。诗人开篇以“楼殿”勾勒出穆清殿的宏伟壮丽的景象:云雾缭绕的楼宇上,供奉着无数神仙,他们环绕着宫殿,仿佛在向皇帝献礼。接着,“新规重构帝居成”一句又描绘了皇帝宫殿新貌:经过重新修建,新的宫殿已经建成,成为一座庄严华丽的皇家居所。
颔联“彤庭收雾乾坤静,玉座中天斗极明。”则进一步渲染了皇宫的神圣气氛:在朱红色的庭院中,云雾被收尽,天地间变得一片宁静。皇帝的座位设在天的中心,北斗星正对着它,所以显得格外明亮。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皇宫内外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皇宫的雄伟壮观和神圣氛围。
接下来“宣劝声传龙尾迥,醉归尘随马蹄轻。”两句诗则转向描写宫廷内的场景:皇帝宣读诏书的声音远远地传出去,像神龙一样飞越云霄;酒醉后归来的人,尘土随着马蹄的轻快而飘扬。这两句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宫廷内欢庆的氛围和人们的喜悦之情。
最后两句“小儒未预金闺籍,广乐因风耳屡倾。”则转向描写普通百姓的感受:那些没有参加到朝廷中的金马门考试的小儒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宫廷里的音乐传遍四方,他们听着这些乐曲纷纷倾倒,感叹不已。这两句诗通过对普通百姓的感受的描述,进一步突出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喧嚣。
全诗以宏大的场面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穆清殿秋宴的盛大与辉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个人功名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典故和象征手法,使整首诗更加富有韵味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