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轮升日路初分,雷鼓翻潮脚底闻。
万灶晨烟熬白雪,一川秋穗割黄云。
岭茅已远无深瘴,溪鳄方逃畏旧文。
此若有田能借客,康成终欲老耕耘。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要点和语言表达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及作者的创作背景;然后根据诗歌的写作特点进行赏析。注意不要遗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赏析”。此诗是一首纪行诗。从第一句起,诗人就以火轮升日、雷鼓翻涛、白烟缭绕等景象描写了潮州地区特有的风光。第二联写潮州的民情风俗,第三联写岭南的风物人情。末联抒发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憧憬之情。
【答案】
译文:
太阳刚升起,火轮般的车马已经踏上了通往京城的道路,一路上雷声滚滚如同擂鼓一般。我听到了翻涌的潮水声,仿佛脚底在打雷。路上炊烟袅袅,好像熬着白雪;稻田里金黄的稻穗,仿佛割断了秋云。岭上茅草已远,没有深山老林中的瘴气;溪边石鳄还在逃避,害怕旧日的捕杀。这里如果有田地可以借给客人耕作,我想一直终老在这里躬耕劳作。(注释)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在赴京途中经过广东,一路写下许多纪行的诗句,这首《潮阳道中》就是其中的一篇。首联写景,颔联记事,尾联抒情。
全诗写景,以“火轮”喻车轮,“雷鼓”“翻潮”状车声,“白烟”“秋穗”状景色,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特别是颈联两句,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岭南的自然风光写得活灵活现:岭上的茅草早已枯死,没有深山老林中的瘴气;溪边的石鳄还在逃避,害怕过去曾用毒箭射杀它的旧主人。这些地方官吏的横征暴敛、残害百姓,使岭南一带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表达了诗人希望有田园生活的愿望。他希望在田园中能有个自己的田,过上隐居的生活,过上躬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