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子说阳华,巉岩不可家。
此招吾已诺,不恨客天涯。
诗句:元子说阳华,巉岩不可家。
- 注释与赏析:
- “元子说阳华”:这里的“元子”指可能是指某位具有远见的人士或诗人,而“阳华”则是指阳华岩,一个地名。这句话可能在表达一种赞美之意,赞扬阳华岩的壮丽和独特。
- “巉岩不可家”:这里的“巉岩”形容山势陡峭、险峻,而“不可家”则是表示这个地方难以居住或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阳华岩的高峻和荒凉,以及其对于人类的挑战。
- “此招吾已诺”:这里的“此招”可能是指某种承诺或邀请,而“吾已诺”表示我已经接受了这个邀请。这句话可能是在回应某个人对阳华岩的访问邀请,表明他已经答应了这个邀请。
- “不恨客天涯”:这里的“客”可能是指外来者或者远方的客人,而“天涯”则表示遥远的地方。这一句可能是在表达对于来访者的欢迎之情,即使他们是来自远方。
- 译文与解读:
- “元子说阳华,巉岩不可家。”:这位元子先生称赞阳华岩之高峻,但因其险恶,不适合人类长久居住。
- “此招吾已诺,不恨客天涯。”:我接受了他的邀请,并不遗憾他是从天涯海角而来的客人。
- 关键词意译:
- “阳华岩”:位于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城东南5公里的竹元寨村回山之下,自古有“九嶷万峰,不如阳华”的美称,因山南有大岩向阳而得名。阳华岩是一个自然景观,以其独特的地理形态和美丽的风景吸引人们前来游览。
- “元子”:可能是指某位具有远见的人士或诗人。元子在这里可能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代表着一种高尚的理想或追求。
- “巉岩不可家”:这里的“巉岩”形容山势陡峭、险峻,而“不可家”则是表示这个地方难以居住或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阳华岩的高峻和荒凉,以及其对于人类的挑战。
- “此招吾已诺”:这里的“此招”可能是指某种承诺或邀请,而“吾已诺”表示我已经答应了这个邀请。这句话可能是在回应某个人对阳华岩的访问邀请,表明他已经答应了这个邀请。
- “不恨客天涯”:这里的“客”可能是指外来者或者远方的客人,而“天涯”则表示遥远的地方。这一句可能是在表达对于来访者的欢迎之情,即使他们是来自远方。
- 赏析与背景:
- 历史渊源:南宋绍兴丙子年(1157年)由右从政郎、江华县令、主管学事、劝农营田公事安圭序并立石。距今已有860年历史。阳华岩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山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 艺术价值:阳华岩摩崖石刻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邃的文化内涵而著称,被誉为古代山水艺术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展现了中国古代山水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这首诗通过对阳华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