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幅蒲帆去似飞,浪翻新涨绿沿堤。
一川水墨王摩诘,十里莺花杜牧之。
云绕楚宫春雨后,烟笼秦树晚晴时。
人生来往情何极,江北江南酒一卮。
泛苕溪
六幅蒲帆去似飞,浪翻新涨绿沿堤。
一川水墨王摩诘,十里莺花杜牧之。
云绕楚宫春雨后,烟笼秦树晚晴时。
人生来往情何极,江北江南酒一卮。
【注释】
- 泛苕溪:泛舟于苕溪。苕溪:即苕霅溪,发源于浙江安吉县,流经湖州市南浔区和吴兴区等地,至嘉兴市南湖区东端出汇入太湖。
- 六幅蒲帆:形容船只众多如六匹白帆。
- 浪翻新涨绿沿堤:江水因新涨而变得波涛汹涌,岸边的柳树被绿色的波浪覆盖。
- 一川水墨王摩诘:形容苕溪两岸如同一幅水墨画。王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以山水田园诗著称。
- 十里莺花杜牧之:形容春天景色如诗如画,莺歌燕舞,繁花似锦。杜牧之:唐代著名诗人杜牧,以咏史和描写自然风景著称。
- 云绕楚宫春雨后:形容天空中云彩缭绕,如同楚宫中的景象。
- 烟笼秦树晚晴时:形容傍晚时分,秦地的树木被烟雾笼罩。
- 江北江南酒一卮:形容无论身处江南还是江北,都能用酒来寄托情感,尽情享受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苕溪美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苕溪两岸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句“六幅蒲帆去似飞”,形象地描述了众多船只如飞一般驶离的场景,营造出一派繁忙的水上运输画面。接着“浪翻新涨绿沿堤”,展现了江水涨潮、绿波荡漾的美丽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第二联“一川水墨王摩诘,十里莺花杜牧之”则是对苕溪两岸风光的具体描绘,借用王维和杜牧两位诗人的名字,将苕溪比作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充满了诗意和意境。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第三联“云绕楚宫春雨后,烟笼秦树晚晴时”,则转向对苕溪周边环境的描绘。春雨过后的云彩环绕着楚国宫殿,晚晴时的烟雾笼罩着秦树,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氛围。
第四联“人生来往情何极,江北江南酒一卮”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以及对不同地域文化的欣赏。无论是在长江以南还是北方,只要能够畅饮美酒,就能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这首诗通过对苕溪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山水之美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