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饭来香积,钟声出翠筠。
僧投松径远,鸟下石坛驯。
茶摘春山嫩,泉烹雨涧新。
萧然烟篆室,处处喜留人。
诗的逐句释义
1. 斋饭来香积,钟声出翠筠
- 斋饭:这里指寺庙中的供食。
- 香积:一种盛放供品的容器,多用于佛教仪式中。
- 翠筠:指的是绿色的竹子,这里比喻钟声清脆悦耳。
2. 僧投松径远,鸟下石坛驯
- 僧:这里指的是僧人。
- 松径:指的是通往寺庙的小路旁长满了松树。
- 石坛:指寺院内的石质祭坛。
- 驯:此处形容鸟儿在石坛上安静地栖息或鸣叫。
3. 茶摘春山嫩,泉烹雨涧新
- 茶:这里指采茶。
- 春山嫩:描绘茶叶新鲜嫩绿的外观特征。
- 泉烹:指用山泉煮茶。
- 雨涧新:形容泉水来自春季雨水滋润的山谷之中,清澈纯净。
4. 萧然烟篆室,处处喜留人
- 萧然:形容环境清幽寂静。
- 烟篆室:指烟雾缭绕的修行空间,常用来描述禅宗修行者静坐修炼的场景。
- 喜留人:表示这个地方吸引了很多人留下并在此修行或游览。
译文
龙华山寺内,僧人每日斋饭时都能听到那清脆悦耳的钟声,仿佛是从青翠的竹间传来。在通向寺庙的小道旁,松树参天,显得十分壮观。石坛边,鸟儿们安适地栖息,声音平和而宁静。
清晨,我们到茶园采摘最嫩的春茶,然后用山泉煮制新鲜的茶水,品味着春天的气息和清新的水味。
整个寺院笼罩在一片清净与祥和之中,让人心无杂念。这里的修行者常常能在这里找到内心的安宁,并且吸引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龙华山寺的自然美景及其宁静的修行环境。首二句直接点明主题,展现了寺院的晨钟暮鼓以及僧人们的日常生活;第三四句则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寺院周边的自然景观及修行者的生活状态。第五六句则从侧面表达了寺院对于人们吸引力之大,无论是僧侣还是访客都愿意留连忘返。整体而言,诗歌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佛国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