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怜麋鹿性疏顽,心在云林迹世间。
每厌尘埃驱俗驾,不辞险阻访名山。
池鱼得意时归壑,厩马长鸣暂出闲。
万仞峰头曾进步,禅机一拨透三关。
注释:
- 自怜麋鹿性疏顽,心在云林迹世间。
自怜:自怜自爱,自爱自己。
麋鹿:指麋鹿,一种生活在森林里的动物。
性疏顽:性格疏狂。
心在云林迹世间:心中向往的山林生活,却只能在尘世中寻找。
- 每厌尘埃驱俗驾,不辞险阻访名山。
每:总是、经常。
厌:讨厌。
驱俗驾:驱策世俗的马车,比喻追求名利。
不辞险阻:不畏艰险,不顾艰难。
访名山:探访有名的高山。
- 池鱼得意时归壑,厩马长鸣暂出闲。
池鱼:指池塘中的鱼儿,比喻悠闲自在的生活。
得意时归壑:得意之时回到山谷。
厩马长鸣暂出闲:厩门的马匹长时间鸣叫,暂时离开。
- 万仞峰头曾进步,禅机一拨透三关。
万仞峰头:形容山峰高耸入云。
曾进步:曾经攀登过。
禅机:佛学用语,指禅宗的机缘。
一拨透三关: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通过一次拨动来领悟佛法的三个境界(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他自怜其麋鹿般的性情疏狂,渴望在山林中找到心灵的归宿。他讨厌尘世的喧嚣和纷扰,但同时也不愿放弃对名利的追求。他常在险阻中前行,去探访那些有名的高山,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然而,他也明白人生如同一场修行,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领悟来达到更高的境界。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