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实有寄,天岂偶生才。
一日凤鸟去,千秋梁木摧。
烟留衰草恨,风造暮林哀。
岂谓登临处,飘然独往来。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频,题目是《题雱祠堂》。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斯文实有寄,天岂偶生才。”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化传承和天赋才能的尊重。”斯文”指的是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文化与学术,”有寄”表示这些知识需要被传承下来;”天岂偶生才”则是说上天不会无缘无故地赋予某人才能。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于知识和才华的珍视以及对于天赋的尊重。
  1. “一日凤鸟去,千秋梁木摧。”
  • 这两句诗描绘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迁和衰落。”凤鸟”通常用来象征吉祥和美好的事物,”一日”则强调了这种美好事物短暂而易逝的特点,”梁木摧”则形象地描绘了建筑物因岁月侵蚀而崩塌的景象。这里的比喻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世事无常的哲理。
  1. “烟留衰草恨,风造暮林哀。”
  • 这里,”烟留衰草恨”用烟雾缭绕在凋零的草地上来表达一种遗憾和不舍的情感;而”风造暮林哀”则通过风吹动树木,发出哀怨的声音,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这两处描写都传达了作者对于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于自然美景失去的哀伤。
  1. “岂谓登临处,飘然独往来。”
  • “岂谓登临处”意味着人们往往认为那些风景优美的地方是值得留恋的,然而这里却流露出作者并不认同这种看法。他认为真正的高远之处不在于风景的美丽,而是在于能够超越世俗、独立于物外的心态。这里的”独往来”表达了作者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和自然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受和哲学思考。通过对比短暂的美好和永恒的悲伤,诗人传达了一种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独特理解——即珍惜当下,追求心灵上的升华和超越。同时,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也体现了李频作为诗人的情感深度和艺术表达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