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幕卷东冈,攲眠月半床。
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
清话非无寄,幽期故不忘。
扁舟亦在眼,终自懒衣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和李公择夜登天柱峰》。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第一句: 翠幕卷东冈,攲眠月半床。

  • 翠幕: 指山间树木丛生的美景如同绿色的帷幕一般。
  • 卷东冈: 形容山峰在早晨或日出时刻被阳光照射得仿佛卷起一样。
  • 攲眠: 指月亮从东方升起,斜挂在天空中,仿佛在床榻上轻轻休息。
  • 月半床: 描述月亮高悬于天空中,只有一半映照在地面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第二句: 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

  • 松声: 指松树林中的风吹过树木发出的声音。
  • 悲永夜: 形容夜晚的寂静与漫长,给人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感觉。
  • 荷气: 是指荷花散发出的清新气息。
  • 馥初凉: 描述初秋时节的凉爽气息,荷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第三句: 清话非无寄,幽期故不忘。

  • 清话: 指清澈的话语、交谈。
  • 非无寄: 表示虽然话语简单,但内心却有深深的思念和寄托。
  • 幽期: 指的是隐秘的相聚,没有外界干扰的美好时刻。
  • 故不忘: 表示尽管时间流逝,但对这种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珍视永远不会忘记。

第四句: 扁舟亦在眼,终自懒衣裳。

  • 扁舟: 指小船。
  • 亦: 表示即使如此,也在视线之内。
  • 终自懒衣裳: 即使穿着衣服,也懒得整理,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面,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情感。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陈师道家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对人生短暂、美好时光难求的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