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朝惨淡,风起夜飕飗。
欲作冰霜地,先回草树秋。
征人倚笛怨,思妇向砧愁。
为问随阳雁,哀鸣岂有求。
秋兴和冲卿
云浮朝惨淡,风起夜飕飗。
译文:清晨的云朵在天空飘浮着,显得暗淡无光;夜晚,阵阵秋风呼啸而过,令人感到刺骨的寒冷。
注释:凄清、黯淡。
赏析:《秋兴八首》是杜甫的组诗作品,其中《秋兴八首》之三为其中的第三首。本诗描写了秋天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诗人的感慨之情。
欲作冰霜地,先回草树秋。
译文:我渴望能像冰霜一样纯洁,却要先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注释:“想”通“向”,“冰霜地”指像冰霜一样纯净、高洁的地方,这里比喻理想的境地。
赏析:《秋兴八首》之三的首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日景色图。“欲”字点明诗人内心的企盼,表达了诗人向往那高洁境界的心情。
征人倚笛怨,思妇向砧愁。
译文:出征的士兵倚着笛子吹奏着怨曲,思念妻子的妇女向着捣衣石上捶打着砧板发出哀怨的声音。
注释:征人,即在外征战的士兵;思妇,即怀念丈夫的妻子。
赏析:《秋兴八首》之三的后四句以乐景写哀情,通过描写戍边士兵和闺中思妇的悲苦生活,表达诗人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朝廷不恤民情的愤懑不平之情。
为问随阳雁,哀鸣岂有求?
译文:你问那些随着太阳飞行的大雁,它们悲哀地啼叫,难道是因为它们有求于人吗?
注释:为问,犹言请问;阳,指阳光;随阳雁,指大雁随着太阳飞行。
赏析:《秋兴八首》之三的末两句写景抒情,诗人想象一群大雁随着太阳飞翔在天空,发出哀鸣声,诗人不禁联想到自己的处境:被朝廷征召,远离家乡,不能与家人团聚,内心充满了悲伤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