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发千峰霁,清涵万里秋。
沧江天上落,明月镜中流。
眼与魂俱断,身依影独留。
为怜幽兴极,不见尔来游。
【注释】
秀发:形容山的秀丽。千峰霁(jì):雨后天晴,万峰青翠,云雾散开。清涵:清澈。万里秋:指秋天的景色。沧江:指苍茫的江水。天上落:指月亮映照在江面上。明月镜中流:比喻月光如水银泻地。眼与魂俱断:眼中的景物都消失了。身依影独留:身影还在,但人已不见。为怜幽兴极:因你兴致极尽而怜惜。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于公元851年(天复三年),是诗人客居虔州(今江西赣州)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游赏心亭时所看到的秋夜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秀发千峰霁,清涵万里秋”,这两句写景,先写秋高气爽,后写秋意浓深。首句写雨过天晴,群峰如黛,山色秀美;次句写秋意浓深,江水清澈。
“沧江天上落,明月镜中流”,前句写月光照耀江面,如玉盘挂在空中;后句说月影在水中流动,如同明镜反映的流水,把江水的澄澈和月光之美表现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
“眼与魂俱断,身依影独留”这两句,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和影子联系起来。眼和魂都被深深地感动,仿佛已经断了联系;只有影子独自留下,陪伴着自己。
“为怜幽兴极,不见尔来游”,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弟弟深深的思念之情,因为自己无法欣赏到弟弟的幽雅兴趣,所以感到十分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