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泉诗所咏,独此沸如烝。
一气无冬夏,诸阳自废兴。
人游不附火,虫出亦疑冰。
更忆骊山下,歊然雪满塍。

【注释】

汤泉:温泉。

寒泉诗所咏,独此沸如烝(yú)——在《魏书》中记载了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有一篇《汤口赋》,其中描写了温泉的景色。而这里的“蒸”是指热气腾腾。

一气无冬夏,诸阳自废兴——指泉水一年四季都不停止流动,就像大自然的阳气一样,永不停息。

人游不附火,虫出亦疑冰——意思是说人们可以在这里沐浴而不受寒冷之苦,连虫子也不怕冷。

更忆骊山下,歊然雪满塍(chéng)——更让人怀念的是骊山脚下一片银装素裹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温泉的,作者通过写温泉四季不断、冬暖夏凉的特点,以及人们在此沐浴不受寒冷的困扰,连虫子都不怕冷,还让读者更加怀念骊山脚下那银装素裹的壮丽景象。

首句中的“独此沸如烝”,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温泉的热气腾腾的特点,使人联想到温泉如同太阳般炽热,仿佛能够驱散世间的一切寒气。

第二句以简洁有力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自然景象:泉水流淌四季不息,仿佛大自然的阳气永不停歇。这种自然现象不仅让人感到神奇,更让人感叹自然的伟力和生命的顽强。

第三句进一步扩展了前两句的主题思想,将泉水与自然界的其他事物进行了对比:泉水虽然一年四季都在流动,但却不会因为季节的变化而改变温度,这与人们生活中的其他事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泉水的特殊性,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

第四句则转向了人与动物之间的互动关系:人们在温泉中沐浴时,不会被寒冷所困扰;甚至连虫子也不怕冷,它们在这里自由地生活着。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温泉对人类的益处,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场景。

最后一句则是对骊山脚下银装素裹的美丽景象的描绘:那里的雪景如同童话世界中的仙境一般,令人流连忘返。这种美丽的景象不仅令人陶醉,更激发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温泉四季不断、冬暖夏凉的特点以及人们在此沐浴不受寒冷之苦、连虫子都不怕冷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它也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