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太丘长,德不负公卿。
墟墓今千载,昆云亦一城。
本怀深闭蓄,馀论略施行。
故自有仁政,能传家世声。
《陈师道宰乌程县》
注释:
- 陈师道(1043-1102),字子昂,号后山居士,北宋诗人,与张耒、秦观并称“三苏”。
- 乌程县:宋代县级地名,今浙江湖州市。
- 太丘长:指东汉人张公艺,曾任泰山郡太守,以德高望重著称,其子孙世代担任县令。
- 德不负公卿:意思是说张公艺虽然地位不高,但德行却能配得上朝廷大臣。
- 墟墓:指墓地,这里泛指坟墓。千载:形容时间很长。
- 昆云亦一城:昆云,指的是昆山的云气,昆山,又称剑池,位于江苏昆山市。一城,指一个城市。
- 本怀深闭蓄:意思是说内心深处有着深沉的积累和修养。
- 馀论略施行:余论,指未尽的言论或意见。略施行,意思是这些言论或意见只是稍微实践一下。
- 故自有仁政,能传家世声:故,表示原因。仁政,指有德行的治理。家世声,指家族的声誉。
赏析:
这首诗是陈师道赞美一位名叫张公艺的人的诗作。张公艺以其高尚的德行而闻名于世,他的子孙都担任过乌程县的县令。陈师道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张公艺家族世代清廉从政的赞扬以及对其德行的认可。
首联“尝闻太丘长,德不负公卿”,陈师道首先提到张公艺曾做过太丘长,这是对其家族历史的一种肯定。太丘长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负责管理地方事务。在这里,陈师道用“德不负公卿”来形容张公艺的德行足以担当朝廷大臣的责任,这反映了他对张公艺家族的尊重和敬佩。
颔联“墟墓今千载,昆云亦一城”,进一步描绘了张公艺家族的历史传承。墟墓,指的是墓地,千载,形容时间很长。这里用“墟墓”象征着家族世代相传的荣誉和尊严,而“昆云”则暗指张公艺家族如同昆山之云一样,历经千年仍屹立不倒。
颈联“本怀深闭蓄,馀论略施行”,表达了陈师道对张公艺家族深厚底蕴的认识。他赞赏张公艺能够将内心的丰富情感和见解深深地积蓄起来,而对于那些尚未完全表达出来的言论或意见,则选择了稍微实践一下。这反映了陈师道对于张公艺家族智慧的尊重和认可。
尾联“故自有仁政,能传家世声”,是整首诗的核心思想。陈师道认为,张公艺之所以能够得到后世的赞誉,正是因为他有着仁政的智慧,这种智慧能够传承给家族,使得他们的声音在历史上得以流传。这既体现了对张公艺家族的敬仰,也表达了陈师道对于道德和政治智慧的推崇。
这首诗通过对张公艺生平事迹的描述,展现了陈师道对这位家族的尊敬和钦佩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家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发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