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殿荒墟辱井堙,豪华不复见临春。
北山漠漠云垂地,南埭悠悠水映人。
驰道蔽亏松半死,射场埋没雉多驯。
登高一曲悲亡国,想绕红梁落暗尘。

诗句释义:

  1. 台殿荒墟辱井堙 - 描述了一个废弃和荒芜的景象,象征着过去辉煌的帝国已经衰落。
  2. 豪华不复见临春 - 强调了过去的繁华已经消失,只剩下荒凉和破败。
  3. 北山漠漠云垂地,南埭悠悠水映人 - 描绘了北方山峦的云雾和南方水道的景色。
  4. 驰道蔽亏松半死,射场埋没雉多驯 - 提到了道路两旁的树木因长期缺乏维护而枯萎,射箭训练场地被遗忘。
  5. 登高一曲悲亡国,想绕红梁落暗尘 - 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帝国的怀念和悲伤之情。

译文:
台殿荒废,昔日荣耀不再,犹如井口已被尘土掩埋。
北山的雾气蒙蒙,仿佛连大地都低垂;南埭的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人影。
道路两旁的树木因无人照料而半死不活,曾经热闹的射箭场已无人问津。
站在高处,我不禁悲叹国家的兴衰,思绪飘向那些逝去的辉煌。
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在红梁之上萦绕。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昔日辉煌帝国的衰落。诗人通过对台殿、北山、南埭、驰道、射场等地点的描述,以及对这些景物的感怀,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无奈。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荒墟”、“井堙”、“云垂地”、“水映人”等,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一种荒凉、颓废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失落。此外,诗中的“驰道蔽亏松半死”一句,不仅揭示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也隐喻了社会政治环境的恶化。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情感深沉而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