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取名郎入宪台,此时方急济时才。
圣聪应已虚心待,奸党宁无侧目猜。
白笔岂知权可畏,皂囊还请上亲开。
伫闻谠论能医国,飞报频随驿骑来。

【注释】

  1. 诏:皇帝的命令。取名郎:选拔人才的官员。宪台:御史台,御史台是古代监察部门的名称。
  2. 此时方急济时才:这个时候,正需要有才能的人来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3. 圣聪应已虚心待:圣上应该已经虚心地等待了。
  4. 奸党宁无侧目猜:坏人怎么能不心怀忌恨呢?
  5. 白笔岂知权可畏:大笔岂能知道权力的可畏之处吗?
  6. 皂囊还请上亲开:请您亲手开启这个黑袋子。
  7. 伫闻谠论能医国:我急切地想听到您公正的言论能治愈国家的病痛。
  8. 飞报频随驿骑来:频繁地通过驿马传递消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侍御史叔康的劝勉之词,诗中表达了作者希望他能以正直之心,公正之言去辅佐君王治理国家的美好愿望。

首句”诏取名郎入宪台,此时方急济时才”,诗人首先向叔康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他已经被选为名郎,并被派往御史台工作,这个时候,正需要有才能的人来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第二句”圣聪应已虚心待,奸党宁无侧目猜”,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期望。他认为圣上应该已经虚心地等待了,而那些奸邪之辈,又怎么能不心生忌惮、心存猜忌呢?这里,诗人用了一种对比的手法,将忠诚的臣子与奸邪的小人形成对比,从而突出了他对叔康的期待和信任。

第三句”白笔岂知权可畏,皂囊还请上亲开”,诗人再次强调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即使是一支普通的笔,也应该知道权力的可怕;而那黑色的袋子,也请皇上亲自打开,让叔康有机会去施展他的才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叔康的高度信任和期望,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胸怀和气度。

最后两句”伫闻谠论能医国,飞报频随驿骑来”,是对叔康的祝愿。诗人期待着听到叔康公正无私、能够治愈国家疾苦的言论,同时,也希望这些好消息能够迅速传播开来,让更多的人听到。

这首诗通过对叔康的劝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和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