翛然杖屦出尘嚣,鸡犬无声到泬寥。
欲见五芝茎叶老,尚攀三鹤羽翰遥。
容溪路转迷横彴,仙几风来得堕樵。
兴罢日斜归亦懒,更磨碑藓认前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茅山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文字展现了山间的宁静和美丽。

首句“翛然杖屦出尘嚣”,描述了诗人带着竹杖、穿着布衣,走出尘世喧嚣的情景。这里的“翛(xiāo)然”形容诗人行走时自在飘逸的姿态,而“杖屦”则是指简单的行旅用品。

第二句“鸡犬无声到泬寥”,描绘了诗人来到中茅山后的景象。这里“泬寥(jué liáo)”指的是天空空旷无云,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诗人看到周围没有鸡鸣犬吠的声音,只有风吹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进一步强调了山间的寂静。

第三句“欲见五芝茎叶老,尚攀三鹤羽翰遥”,诗人想要看到传说中的五株仙草——灵芝的生长,但是这些仙草似乎已经衰老,无法看清它们的茎叶。同时,他还想看到那三只仙鹤的羽毛飞翔在遥远的云端,但也只能远远地仰望。这里,诗人用“五芝”和“三鹤”作为象征,表达了他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的句子“容溪路转迷横彴,仙几风来得堕樵”,描述了诗人在中茅山中的一段经历。当他沿着蜿蜒的小溪前行时,突然发现了一条通往山洞的路,这让他感到非常惊喜。而在这条小路上,他遇到了一位正在砍柴的仙人,与仙人交谈后得知这是一条通往洞府的小路。诗人被这段经历深深吸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最后两句“兴罢日斜归亦懒,更磨碑藓认前朝”,总结了整首诗的内容。诗人在中茅山的一天游历中,心情愉悦,兴致勃勃。然而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候,诗人感到有些疲倦,便准备下山回家。在回去的路上,他发现路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些模糊的文字。于是,他坐下来仔细辨认这些文字,原来是一些古代的碑文,记载着中茅山的历史和传说。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茅山的美丽景色和神秘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塑造鲜明可爱,情感表达真挚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