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舟动多惊散,何事林间近绝疑。
野意肯从威令至,旧巢犹有主人知。
不关饮啄春江暖,自在飞鸣夏日迟。
览德岂无丹穴凤,到时应让向南枝。
【注释】
王浮梁太丞:指王浮。浮,字子浮,唐人。唐元和初官至太常博士、中书舍人。太丞,官名,唐代县尉以上官员的统称。听讼轩:听讼,处理诉讼。听讼轩,听讼之处。水禽三巢于竹林之上:水禽,即野鸭。竹林,指水边的竹林。
恬而自得:安然自在,悠然自得。邑人作诗以美之:邑人(同“邑”音yì),指居住在这里的百姓。作诗以赞美王浮的政绩。因次元韵:因是应和原韵律的诗歌。次,遵循。
威令:威严的命令。绝疑:断绝怀疑。
旧巢犹有主人知:旧时的窝穴里还留有原来的巢主。旧巢犹有主人知:旧巢犹有主人知:旧巢犹有主人知:旧巢犹有主人知:
不关饮啄春江暖:不关吃喝啄食春江水温。春江暖:春江温暖如春。
自在飞鸣夏日迟:自在地鸣叫,使夏季来得晚些。
览德岂无丹穴凤:观看德政难道没有丹穴的凤凰(象征吉祥如意)?丹穴凤:丹穴山出产的凤凰,比喻有才能的人。到时应让向南枝:当到来时,应该让它们在南边树枝上栖息。
【赏析】
王浮为唐元和时期的太常博士、中书舍人,曾为地方官吏,后升任为太常博士,但不久就去世了。他曾任过浮梁(今属安徽)县令,故称“王浮梁”。这首诗是他任太常博士时写的。当时,他在浮梁县城内修建了一个听讼轩(处理官司的地方),他经常在听讼轩处理诉讼案件。一天,他听到一只水鸟鸣叫的声音非常悦耳动听,于是他就在竹林上筑起了一个水鸟的家,并写下了这首五言诗。
首联“水边舟动多惊散”,意思是说:“因为水边的小船惊动了水鸟,所以水鸟被惊飞走了。”这是第一句。
颔联“野意肯从威令至”,意思是说:“野性的东西不肯顺从威严的命令而来。”这是第二句。
颈联“旧巢犹有主人知”,意思是说:“旧有的巢子里还留有原来的巢主。”这是第三句。
尾联“不关饮啄春江暖,自在飞鸣夏日迟”,意思是说:“这与吃喝无关,它只是自在地鸣叫,使夏季过得晚些。”这是第四句。
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朴素无华,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