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随诸彦附青云,场屋声名看出群。
孙宝暮年犹主簿,卜商今日更修文。
山川凛凛平生气,草木萧萧数尺坟。
欲写此哀终不尽,但令千载少知君。
【注释】
葛兴祖:唐朝诗人。曾因诗赋受知于李林甫,官至中书舍人。
诸彦:指同辈的文人。
场屋声名:指科举考试中取得的功名。
孙宝:即孙逖,唐朝诗人。曾任主簿,后隐居不仕。卜商:即卜世臣,唐朝诗人。曾任修文郎,后隐居不仕。
平气:形容山峦起伏,气象万千。
数尺坟:坟墓仅几尺高。
哀:悲痛。
【赏析】
此诗为酬和之作,是诗人对友人孙逖、卜世臣的悼念。全诗以追述为主,抒发作者的悲痛之情。首联回忆与二人同游京师时的情景,颔联赞颂他们的才华,颈联写他们死后的情形,尾联则抒发了对他们的哀悼之情。
第一句“忆随诸彦附青云”,意思是说在年轻时曾追随同辈的文人一同登上青云,这里用“青云”比喻官场或科举考试。
第二句“场屋声名看出群”,意味着他们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声名,被世人所称赞。“群”指的是同辈的人。
第三句“孙宝暮年犹主簿”,描绘了孙逖晚年仍然担任着主簿这样的小官,而卜世臣则更加显贵,他担任的是修文郎的官职。
第四句“卜商今日更修文”,则是说现在卜世臣又担任起修文郎的官职,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地位之尊。
第五、六两句“山川凛凛平生气,草木萧萧数尺坟”,是对孙逖、卜世臣墓地的描述。山高水长的景象象征着他们生前的崇高品格,而墓地上的树木却显得稀疏矮小,表达了对两位先贤的缅怀之情。
最后一句“欲写此哀终不尽,但令千载少知君”,则是诗人内心的感叹。尽管他极力去表达自己的哀思,但终究无法完全表达内心的感情,只能在千年之后才能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