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归霄汉青绫被,去看吴都白马潮。
叠鼓渡江寒浪伏,鸣铙入境野云飘。
鱼穿杨柳夸鲸脍,人采芙蓉学细腰。
家有三槐为太守,弟兄谁似李文饶。

持归汉省青绫被,去看吴都白马潮。

叠鼓渡江寒浪伏,鸣铙入境野云飘。

鱼穿杨柳夸鲸脍,人采芙蓉学细腰。

家有三槐为太守,弟兄谁似李文饶。

译文:
你将那珍贵的青绫被带回汉地,去欣赏那美丽的吴都景色。
在长江边,看到一排排的叠鼓和渡船,仿佛是波浪在脚下起伏。
当船只进入渡口时,远处传来了悦耳的铙歌声,仿佛云彩都在飘动。
鱼儿在水中穿梭,像是在炫耀它们鲜美的鱼肉,人们都在学习怎样保持纤细的身材。
家中有三棵槐树,象征着你的尊贵地位,而你的弟弟们是否能够像李文饶一样有才华呢?

注释:

  • 《送王郎中知江阴》:这首诗是送给王郎中(可能是梅尧臣的朋友或下属)一首七言律诗。
  • 青绫被:一种质地柔软且颜色淡雅的丝织品,常用于古代文人的日常使用。
  • 吴都:指苏州,古代吴国的都城,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 叠鼓:《礼记·月令》中记载:“孟秋之月……陈钟鼓。”这里的“叠鼓”指的是排列整齐的鼓声。
  • 寒浪伏:描述江水寒冷,波浪翻滚的样子。
  • 鸣铙:《史记·项羽本纪》中有“鸣金收兵”,这里用“鸣铙”来形容军队凯旋归来时的情景。
  • 鲸脍:形容鱼肉非常鲜嫩,常用以比喻美食。
  • 二槐:《宋史·梅尧臣传》中提到“家藏古槐二”,此处可能是指梅尧臣家中的两棵大槐树。
  • 三槐:同上,梅尧臣家中有三棵槐树。
  • 李文饶:李文会,字文饶,是宋朝的一位著名宰相。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江阴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首联“持归汉省青绫被,去看吴都白马潮”直接点明了主题——将北方的舒适之物带入南方,去体验南方的美丽风景。颔联“叠鼓渡江寒浪伏,鸣铙入境野云飘”则进一步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来表现诗人对江阴的喜爱之情。颈联“鱼穿杨柳夸鲜脍,人采芙蓉学细腰”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尾联“家有三槐为太守,弟兄谁似李文饶”则表达了对梅家兄弟才能的羡慕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祝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江南的山水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