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迹难寻天柱源,疏封投老误明恩。
国人欲识公归处,杨柳萧萧白下门。

陈迹难寻天柱源,疏封投老误明恩。

国人欲识公归处,杨柳萧萧白下门。

赏析:

王安石的《封舒国公三首》是一组描绘自己政治生涯和人生哲学的诗歌,其中第三首更是充满了深深的怀旧情绪和对往昔岁月的感慨。诗中的“陈迹难寻天柱源”表达了诗人对于曾经辉煌但已难以追寻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的一种无奈和哀叹。而“疏封投老误明恩”则反映了诗人认为自己虽然曾为官,却未能完全尽到自己的职责,辜负了君主的信任和期待。

诗中后两句“国人欲识公归处,杨柳萧萧白下门”,则是通过描述人们对于诗人归途的期待,以及诗人在白下门外的孤独感,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这种表达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也揭示了他内心的复杂情感,包括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在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这三首诗共同构建了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一个在政治风波中摇摆不定,最终选择隐退的人物。通过对这一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挖掘,不仅展现了诗人自身的情感变化,也为读者提供了对历史和政治变迁深层次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