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锦江边木有桤,小园封植伫华滋。
地偏或免桓魋伐,岁晚聊同庾信移。
【注释】
濯锦江边木有桤(chái): 濯锦江,在四川合江县,这里指濯锦江边的树林。有,表存在。桤木:一种树名,即今天的红椿。桓魋(huī):春秋时宋国的司马桓魋,曾毁孔子的庙。庾信移:庾信,南北朝梁朝诗人、文学家,曾作过南梁的信武郡守。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小赋,作者通过对一株红椿树的描绘,寄托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开头两句“濯锦江边木有桤,小园封植伫华滋。”“濯锦江”指濯锦江畔之树木,有“濯锦江”三字,说明这株红椿树种于濯锦江边。“小园”指种植红椿的地方,“封植”就是栽培的意思。“伫”字写出了诗人对红椿树生长的期望之情。
第三句“地偏或免桓魋伐”,桓魋是春秋时期的大司马,因反对孔子而遭孔子弟子杀害。“地偏”指树所在地方偏僻,“桓魋伐”则指桓魋因树而被害。
第四句“岁晚聊同庚信移”,“岁晚”指年老之时,“庚信”指南北朝的梁代诗人、文学家庚信。庚信曾任信武郡守,所以称他为“庾信”。 “移”字表明作者希望朋友能够安享晚年。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深厚的情感和美好的祝愿,同时也体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