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隐西南月一钩,春风落日澹如秋。
房栊半掩无人语,鼓角声中始欲愁。

【注释】

隐隐:形容月亮微明的样子,也指声音细微。

澹:淡,不浓。

房栊:房屋的窗棂。栊,通“窗”。

始欲:刚想,开始。

愁:悲凉、凄清之感。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十五年(756),是送和甫至龙安途中所作。首句写景,次句写情,末句以情衬景,三句写景,四句写情。全诗意境清幽,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和甫出使到龙安(今四川乐山)的时候写的。诗题中的“送”字,点明了送别的主题。

“隐隐”二字写出了月色之微。这一句中,“西南”二字写出了月色之斜照;“一钩”,又写出了月色之圆润。这两句是说,夜幕降临后月亮升起,它像钩一样挂在天空。“春风落日”四字写出了时令,也写出了春日傍晚的气候特点。“澹如秋”,既表现了春日傍晚景色的美好,也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房栊半掩无人语”,是说房门半掩着,没有人声,只有风摇竹帘之声。这一句写环境气氛,渲染了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鼓角声中始欲愁”,是说在这宁静的氛围中,忽然听到急促的鼓声响起,才感到有些忧愁。这句是说,在宁静的夜晚突然有急鼓传来,才让人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忧愁。

【译文】

隐隐约约地看见西南方的月亮高悬在天空,春风送来落日的余晖,却如同秋天一般萧瑟。

房门半掩着,寂静的屋内没有一点声响,只有风吹动竹帘的声音。

急促的鼓声打破了这一片宁静,才开始感到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的前两句写景,次二句抒情,最后二句写情,三句写景,四句写情。前两句写景,勾勒了暮春时节傍晚的景色。“隐隐”二字写出了月亮之微,“西南”二字写出了月亮之斜,“一钩”二字写出了月亮之圆润。这三句是说,夜幕降临后月亮升起,它像钩一样挂在天空。“春风落日”四字写出了时令,也写出了春日傍晚的气候特点。“澹如秋”,既表现了春日傍晚景色的美好,也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房栊半掩无人语”,是说房门半掩着,没有人声,只有风摇竹帘之声。这一句写环境气氛,渲染了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鼓角声中始欲愁”,是说在这宁静的氛围中,忽然听到急促的鼓声响起,才感到有些忧愁。这句是说,在宁静的夜晚突然有急鼓传来,才让人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忧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