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荒山鬼与邻,一生黄卷不离身。
百年薪尽随缘去,莫学缁郎更误人。
【注释】
- 殊胜渊师:指僧宗,俗姓王,字殊胜。2. 八十馀:指僧宗80多岁高龄时。3. 因见访问:即“因访”。4. 示寂:指僧宗去世。5. 作是诗:即“因此作诗”。6. 缁郎:即“释子”。7. 误人:对僧人的污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见到已故的僧宗(别号殊胜)而写的。僧宗是一位很有学问的高僧,一生勤于著述,死后还留下不少著作。他的学识和品行都受到人们的称颂。
首句“殊胜渊师八十馀”,点明了僧宗的年龄,突出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次句“因见访问之近来如何”,表达了诗人对僧宗的敬仰之情。第三句“随缘而已”,则进一步表现了僧宗的豁达和超脱。
第四句“至示寂作是诗”,是说诗人在听到僧宗去世的消息后,写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哀思。
这首诗的译文是:“你像一位高僧一样,已经80多岁了,却仍然勤于著述,不离黄卷。你的一生都在勤奋地写作,百年薪尽后,你也随缘而去。不要学那些误人的僧人,他们只会给你带来麻烦。”
这首诗的关键词是“殊胜渊师”、“八十馀”、“因见访问”、“示寂”、“作是诗”。这些词语都体现了诗人对僧宗的敬仰之情和对他的学问和品行的赞扬。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生死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