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定知秋后别,年年长向社前逢。
行藏自欲追时节,岂是人间不见容。
注释:
处处:到处定知:一定知道
燕,燕子。这里用燕子的南飞象征人的离别。
社前逢:社日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人们会到田头地边去祭祀。逢,碰见。
行藏:行为和处世方式。
自欲追时节:自己要追赶时间,即要抓紧时间行事。
人间不见容:在人间不被容身。
赏析:
这是一首咏燕词,抒发作者对于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中的“处处”二字,点明了时间的普遍性。燕子是候鸟,每年春秋二季从北方飞往南方。春天时它从寒冷的北方飞往温暖的南方,秋天时它则又从温暖的地方飞回寒冷的地方。这两句词以燕子为喻,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生命无常的感叹。
第二句“年年长向社前逢”,意思是说燕子每年都在社日前后出现,仿佛是在迎接这个重要的节日。这里的“长向”一词,既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赞美,也暗含着作者对人生节庆的期盼和珍惜之情。
第三句“行藏自欲追时节”,进一步描绘了燕子的忙碌景象。燕子为了追逐季节的变化,不断地迁徙,不断地飞行。这里的“行藏自欲追时节”,既表现了燕子的勤勉与执着,也暗示了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不断追求目标、不断进取。
最后一句“岂是人间不见容”,则是对整首词的升华。燕子虽然在人间被人们所喜爱,但也常常因触犯主人而被驱赶。而人世间的生活并非如燕子那样无忧无虑,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因此,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哲理性的感慨,提醒人们在追求理想和目标的同时,也要关注现实生活的困境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