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津艳艳花千树,夹径斜斜柳数行。
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
临津
临津:临津桥。
临津艳艳花千树,夹径斜斜柳数行。
临津桥边鲜艳的鲜花盛开着成千树木,夹道的柳条斜斜地排成了行列。
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
想起那金明池上的路上,姑娘们争相观赏穿着绿衣的英俊郎君。
注释:
临津:临津桥。
临津艳艳花千树,夹径斜斜柳数行。
临津桥边鲜艳的鲜花盛开着成千树木,夹道的柳条斜斜地排成了行列。
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
想起那金明池上的路上,姑娘们争相观赏穿着绿衣的英俊郎君。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寄李先辈》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临津桥上看到美丽的景色而回忆起往事的场景。
首句“临津艳艳花千树”描述了在临津桥上看到鲜艳的花朵的景象。这里的“临津”指的是临津桥,是古代汴河上的一座桥梁。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了满眼的鲜花和绿色的柳树。这些景色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怀抱之中。
次句“夹径斜斜柳数行”则进一步描绘了柳树的景象。这一句中的“夹径”意味着道路两旁的柳树排列整齐,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而“斜斜”则形容了柳树的枝条倾斜生长的样子,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
最后两句“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这里提到了“金明池”,这是位于汴河上游的一个著名的风景区。诗人想起了自己曾经在金明池上走过的路,那时有一位穿绿衣的英俊郎君吸引了众多姑娘的目光。这里的“红裙争看绿衣郎”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情景,姑娘们争相欣赏那位穿绿衣的郎君,展现出了当时社会的风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临津桥上的美景,回忆了过去的往事,展现了作者对过去的美好记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