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言梦是空,觉后应无记。
若言梦非空,应有真实事。
燔烧阳自招,沈溺阴自致。
令汝尝惊魇,岂知安稳睡。

诗句释义:

  1. 若言梦是空,觉后应无记。
  • “若言”在这里可能表示一种假设或疑问的表达,“梦是空”表明梦境的内容可能是虚幻或不实的。“无记”则表示醒后没有留下记忆,强调梦境的不真实性。
  1. 若言梦非空,应有真实事。
  • 如果认为梦境不是空无一物,那么梦境中必然包含一些真实的事情或体验。这表达了一种对梦境真实性的不同看法,即梦境可能包含了真实的感受和经历。
  1. 燔烧阳自招,沈溺阴自致。
  • “燔烧”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燃烧或焚烧的意思,而“阳”通常指阳光、光明等积极、阳性的事物。“自招”意味着这种燃烧是由自身引起的,暗示着某种原因或动机。“沈溺”则表示沉溺于某种状态或情绪之中。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因果循环的观点,即某些行为可能导致负面后果或沉沦。
  1. 令汝尝惊魇,岂知安稳睡。
  • “令汝”指的是你或他人,“尝惊魇”表示曾经有过惊恐不安的经历,“岂知安稳睡”则是在说这些经历让你误以为自己无法安心睡眠,但实际上安稳睡眠的可能性仍然存在。这句话反映了一种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和认识,即尽管经历过痛苦和困难,但我们仍然能够找到方法来克服它们,并重新获得安稳的睡眠。
  1. 吾今与汝说,梦为何处有?
  • 这是对前面的回应,“吾”指代说话者自己,“今”表示现在。“说”是指说话或解释。“梦为何处有”则是询问梦境的来源和存在的意义。这句话可能在寻求解答或解释梦境的本质和来源。
  1. 此梦非梦幻,因以见真心。
  • “此梦”指的是当前正在经历的梦境,“非梦幻”表明这不是一场虚假或欺骗性的梦。“因以见真心”则表示通过这个梦境可以观察到一个人的真实内心世界。这句话可能在强调梦境对于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重要性。
  1. 假令真言受,将何用相待?
  • “假令”表示如果假设或设想,“真言”指的是真实的话或陈述。“受”是指接受或理解。“相待”意味着等待或准备。这句话可能表达了一种观点,即如果我们认为梦境是真实的,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再等待醒来后的清醒状态来确认这一点。
  1. 梦中所见多,何似觉后清?
  • “梦中所见多”指的是在梦中经历了很多事情或看到了很多景象,“觉后清”则是指在醒来后的清醒状态下感到头脑清晰。这句话可能在探讨梦境与现实的区别,即在梦境中我们往往会被各种感官信息所包围,而在清醒状态下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思考和判断事物的本质。
  1. 我今独自眠,谁念得安然?
  • “我今独自眠”指的是说话者自己一个人睡觉,“谁念得安然”则是在问谁会关心自己在睡觉时是否能够安然无忧。这句话可能在表达一种孤独感或无助感,同时也在寻求他人的理解和支持。
  1. 夜长无晓人,安得如汝眠?
  • “夜长”表示夜晚的时间很长,“无晓人”则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找到天亮的时刻。“安得如汝眠?”是在说在这种环境中,我们很难得到像你这样安稳的睡眠。这句话可能在表达对夜晚长且难以天亮的自然环境的无奈和感慨。
  1. 汝莫作狂语,妄言梦中人。
  • “汝莫”是对他人的告诫或提醒,“作狂语”则是在说不要做出过于激动或疯狂的言论。“妄言梦中人”则是在说不要将梦中的人或事当作现实来谈论。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对梦境的尊重和理性对待,避免将梦境与现实混淆或误解。
  1. 吾今独卧时,汝莫惊我梦。
  • “吾今独卧时”指的是说话者自己一个人躺在床上休息的时候,“汝莫惊我梦”则是在说你不要因为我正在做梦而打扰或干扰我。这句话可能在表达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同时也在强调自己的休息时间和空间需要得到尊重。
  1. 汝虽暂眠熟,亦勿起吾魂。
  • “汝虽暂眠熟”指的是虽然你在短暂的睡眠中感到舒适和满足,但请记住不要唤醒我的魂魄。“亦勿起吾魂”则是进一步强调不要让我的魂魄从睡眠中觉醒。这句话可能在表达对他人的关怀和担忧,希望对方能够在梦中继续休息,不要打扰到自己。
  1. 梦中犹自有,觉后更何缘?
  • “梦中犹自有”指的是在梦中仍然存在一些东西或者感觉,“觉后更何缘?”是在问在醒来后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感觉或存在呢?这句话可能在探讨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人们在梦中经历的感受和体验是否能够在醒来后继续存在。
  1. 梦为身外物,心随境转迁。
  • “梦为身外物”指的是梦境并不属于身体的一部分,而是外部的事物,“心随境转迁”则是说我们的心境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这句话可能表达了对梦境的一种超脱和理解,即梦境并不是真实的,而是与我们的内心体验有关的东西。
  1. 汝虽暂寐熟,亦勿起吾魂。
  • 这是对第13句的重复表述,可能是为了强调对他人的关怀和提醒。这句话再次表达了不要打扰到自己的意思,强调了个人隐私和休息的重要性。
  1. 梦中犹自有,觉后更何缘?
  • 这是对第13句的重复表述,再次强调在梦境中仍然存在的感觉或存在。这句话可能在探讨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人们在梦中经历的感受和体验是否能够在醒来后继续存在。
  1. 梦为身外物,心随境转迁。
  • 这是对第15句的重复表述,再次表达了对梦境的一种超脱和理解。这句话可能表达了一种哲学观点,即梦境并不属于身体的一部分,而是与我们的内心体验有关的东西。
  1. 汝虽暂寐熟,亦勿起吾魂。
  • 这是对第13句的重复表述,再次强调不要打扰到自己的意思。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同时也在强调自己的休息时间和空间需要得到尊重。
  1. 梦中犹自有,觉后更何缘?
  • 这是对第13句的重复表述,再次强调在梦境中仍然存在的感觉或存在。这句话可能在探讨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人们在梦中经历的感受和体验是否能够在醒来后继续存在。
    赏析:
    这是一组二十首拟寒山拾得的诗歌,每首诗都是对梦境与现实关系的探讨和反思。通过对梦境的描述和分析,诗人表达了对梦境的超脱和理解,以及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情感和心理需求的关怀。诗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梦境的描述和分析,传达出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