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童稚时,不见一物好。
意言有妙理,独恨知不早。
初闻守善死,颇复吝肝脑。
中稍历艰危,悟身非所保。
犹然谓俗学,有指当穷讨。
晚知童稚心,自足可忘老。
【注释】
吾:代词,我。
童稚:儿童。
一物:一样东西。
妙理:玄妙的道理。
守善死:指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著作,主张“无极而太极”,认为万物皆由“太极”生发而成。守善,即坚持善性的人。
颇复吝肝脑:很后悔吝惜肝脑。吝,吝惜。
中稍历艰危:中间经历了一些艰难的危险。
俗学:庸俗之学。
有指:有所指归。
穷讨:穷究,彻底研究。
晚知童稚心,自足可忘老:晚年才懂得儿童的心,自然可以忘记衰老。
【译文】
我的童稚之心,那时看不见任何美好的东西,
觉得世间有玄妙的道理,只是遗憾自己知道得太晚。
刚听到坚守善性而死的人时,很后悔自己的吝惜肝脑,
中间历经艰难危险,才悟到人的生命不是自己所能保护的。
还认为那些庸俗之学,应该穷究到底,
晚年方才明白儿童的心,自然可以忘记衰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年迈时写的一首哲理诗。诗人回忆少年时代纯真的童心,抒发了对人生和学问的认识。全诗以童心为线索,以童心、童真、童趣为内容,抒发了对人生和学问的独到见解。诗前四句写诗人童年时期对事物的认识,五至八句写诗人在经历世事沧桑后的思想感悟,九至十一句写诗人晚年对儿童天真无邪心态的体味。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诗人一生对童真的珍视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