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景春可惜,无花可留得。
绕屋褚先生,萧萧何所直。
每嫌柳浑青,追怅李太白。
多谢安石榴,向人红蕊拆。
【注释】
老景:衰老的景致。
萧萧何所直:萧萧,风声;直,同“值”。何所直,何处有价值?
柳浑青:指柳树的颜色。浑,通“昏”;李太白:李白,唐代著名诗人。
多谢安石榴:感谢你送来了安石榴(一说为石榴花)。
向人红蕊拆:形容安石榴花开时的美丽景象。向人,面向人;红蕊,红色的花蕊。
【赏析】
这首七绝诗写于作者退居后园之时,抒发了作者对人生、自然之美的感慨与欣赏之情。
起句“老景春可惜”,点明题旨,表明诗人已进入暮年,对春天的美好景致感到惋惜。“老”字道出自己的身份,“春”字又点出了季节。
次句“无花可留得”,是说即使有美好景物也终将逝去,不能留住。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易逝的感慨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遗憾。
第三、四句“绕屋褚先生,萧萧何所直”,描绘了作者晚年生活的环境与心情。褚先生,指院子里种的榆树,因为其枝干苍劲有力而被称为“褚先生”。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常用来比喻世事变化不定、无常。何所直,即“何所值”,意即有何价值?
末二句“每嫌柳浑青,追怅李太白”,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柳树虽然绿意盎然,却总让人感到有些单调乏味;李白,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作者在这里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柳树和李白的羡慕之情。
最后两句“多谢安石榴,向人红蕊拆”,以感谢的口吻收尾。石榴花在人们面前盛开,象征着生机勃发和活力四溢。作者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生命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遗憾。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柳树和李白的比较,表达了对这两位文学巨匠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又展示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