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喜论兵,魁然万人敌。
尝持一尺棰,跨马河南北。
方今边利害,口手能讲画。
疑师谷城翁,方略已自得。
天兵卷甲老,壮士不肉食。
低徊向诗书,文字锐镌刻。
科名又龃龉,弃置非人力。
黄尘雕罽裘,逆旅同偪仄。
秋风吹残汴,霰雪已惊客。
浩歌随东舟,别我无惨恻。
闽生今好游,往往老妻息。
南陔子所慕,天命岂终塞。

送郑叔熊归闽

郑子喜论兵,魁然万人敌。

尝持一尺棰,跨马河南北。

方今边利害,口手能讲画。

疑师谷城翁,方略已自得。

天兵卷甲老,壮士不肉食。

低徊向诗书,文字锐镌刻。

科名又龃龉,弃置非人力。

黄尘雕罽裘,逆旅同偪仄。

秋风吹残汴,霰雪已惊客。

浩歌随东舟,别我无惨恻。

闽生今好游,往往老妻息。

南陔子所慕,天命岂终塞。

【注释】:

  1. 郑子:指郑叔熊。喜:喜欢。论兵:谈论军事。魁然:高大的样子。万人敌:形容英勇无比。一尺棰(chuò):一种短杖,用竹子或柳木制成,长约一尺,是古代士兵常用的武器。河南北:指在河南一带活动。
  2. 方今:现在。边利害:边防的利弊。口手能讲画:能够口头讲解作战计划。
  3. 谷城翁:指谷城老人,即张谷城。方略:战略策略。自得:自己觉得很好。
  4. 天兵:指朝廷的军队。卷甲老:放下盔甲,换上轻便的衣服。天兵卷甲老,壮士不肉食(fú shuǐ):意思是说,现在的朝廷军队放下了盔甲,换上轻便的衣服;而那些年轻的勇士们却不必为衣食而担忧。
  5. 低徊向诗书:徘徊着走向读书人那里。低徊:徘徊。诗书:指书籍和诗词,这里特指文人墨客。锐镌刻:锐利地刻画、雕刻。
  6. 科名:科举考试中取得的功名和资格。龃龉(jū yǔ):比喻意见不合或冲突。弃置:丢弃不用。非人力:不是人力所能决定的。
  7. 雕罽(guì jī)裘:精美的皮毛制成的衣服。雕:精美。罽:皮毛,古代用兽皮制作的衣服。偪仄(bí zhé):狭窄拥挤。
  8. 秋风吹残汴(biàn):秋天的风把开封城的残余吹走了。汴:开封。残:残余。霰(xiǎn)雪:雪花。已惊客:已经惊动了客人。
  9. 浩歌:放声高歌。东舟:向东去的船。悲怆(chuàng):悲伤。
  10. 闽生今好游:现在闽人喜欢游玩。闽:福建。
  11. 往往:到处,普遍。老妻息:老年的妻子和孩子都安顿下来。
  12. 南陔(gāi):南方的庭院。南陔子:南方的庭院之子,指闽人中的后进青年。慕:仰慕。天命:天意、命运。岂(kuài)终塞:难道就此堵塞不通吗?
    【赏析】:
    此诗写郑叔熊辞官归乡的情景。开头两句写郑叔熊的威武形象,接着描写他的谈兵之能与战略眼光,然后写他因被弃置而感慨万分。中间四句写郑叔熊的遭遇,最后四句写郑叔熊回到故乡后的生活状况以及他对后辈的期望。全诗语言流畅自然,结构严密紧凑,富有情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