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人物随烟埃,金舆玉几安在哉。
钟山石城已寂寞,只见江水云端来。
百年故老有存者,尚忆世宗初伐淮。
魏王兵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
当时谋臣非不众,上国拔取多陪台。
龙腾九天跨四海,一水欲阻为可咍。
降王北归楼殿坼,弃屋尚锁残金堆。
神灵变化自真主,将帅何力求公台。
山川清明草木静,天地不复屯云雷。
使君登高访古昔,伤此陈迹聊持杯。
因留嘉客坐披写,酃渌笑语倾如筛。
酒酣重惜功业晚,老矣万卷徒兼该。
攒峰列壑动归兴,忧端落笔何崔嵬。
馀年无欢易感激,亦愧庄叟能安排。
青灯明灭照不寐,但把君诗阖且开。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共四联八句。

全诗以登高所见,抒写感慨兴亡、忧国伤时的情怀。前半部分写故国荒废、人事凋零,后半部分写诗人的感慨、忧愁。

第一联:六朝人物随烟埃,金舆玉几安在哉。

“六朝人物”,指六朝时代的遗民,如陶渊明、谢安、鲍照等。这里暗含对六朝的讽刺和批判。

“金舆玉几”是富贵的象征,指旧时王侯贵族的生活。

第二联:钟山石城已寂寞,只见江水云端来。

“钟山石城”是南京的别称,这里借指金陵(今南京)。

“只见江水云端来”意思是说只有江水滔滔不绝地流淌着,仿佛从天边流下。

第三联:百年故老有存者,尚忆世宗初伐淮。

“百”是“一”的夸张,“故老”指过去的老人。

“世宗”是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初伐淮”指宋高宗初年征讨淮南。这里暗含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和批评。

第四联:魏王兵马接踵出,旗纛千里相搪挨。

“魏王”指金国的皇帝完颜亮,他在位期间曾发兵南侵,但后来失败被杀。

“旗纛”是古代军队的标志,这里比喻南宋的军队。

第五联:当时谋臣非不众,上国拔取多陪台。

“当时”指过去,“谋臣”指辅佐君王的大臣。

“上国”指南宋王朝,“拔取”即夺取。

第六联:龙腾九天跨四海,一水欲阻为可咍。

“龙腾”指金军的强大气势,“跨四海”指金军所向无敌。

第七联:降王北归楼殿坼,弃屋尚锁残金堆。

“降王”是指被金军俘虏的宋朝官员,“楼殿坼”指宫殿被毁坏。

第八联:神灵变化自真主,将帅何力求公台。

“真主”是指南宋政权,“公台”是指南宋的朝廷。

第九联:山川清明草木静,天地不复屯云雷。

“山川”、“草木”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屯云雷”指云气聚积,天气变坏。

第十联:使君登高访古昔,伤此陈迹聊持杯。

“使君”是指诗人自己,“古昔”指过去的时代。

第十一联:因留嘉客坐披写,酃渌笑语倾如筛。

“嘉客”是指客人,“酃渌”是一种美酒,“笑语倾如筛”形容欢声笑语不断。

第十二联:酒酣重惜功业晚,老矣万卷徒兼该。

“功业”是指事业成就,“万卷”指读书很多。

第十三联:攒峰列壑动归兴,忧端落笔何崔嵬。

“攒峰列壑”形容山峰众多、地势险要。

第十四联:馀年无欢易感激,亦愧庄叟能安排。

“馀年”是指剩下的日子,“庄叟”是庄子的代称。

第十五联:青灯明灭照不寐,但把君诗阖且开。

“青灯明灭”形容夜晚灯光微弱,“阖且开”指打开窗户通风换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五言律诗。诗人通过对金陵古迹的描写,表达了对故国历史的怀念以及对南宋政权的不满和批评。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又体现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