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败不羞,一官迁辄喜。
古人思慰亲,愧辱宁在己。
於陵避兄食,织屦仰妻子。
恩义有相权,洁身非至理。
注释:
三战失败不感到羞耻,一官升迁就欢喜。
古人思慰亲,惭愧耻辱在自己身上。
于陵县避兄食,织鞋仰望妻子儿女。
恩情和道义都有权变,保持自身不是至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看法。他主张“恩义有相权”,即人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道德规范。他反对“洁身非至理”,即保持自身的清白并不总是正确的做法。
第一句“三战败不羞”,意思是说即使多次败北也不感到羞耻。这表现出了诗人面对失败的豁达心态。
第二句“一官迁辄喜”,意思是一旦得到晋升就很高兴。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成功和进步的高度认可。
第三句“古人思慰亲”,意指古代圣贤都为亲人考虑,以安慰他们的情感。这说明诗人尊重和理解古代圣贤的行为。
第四句“愧辱宁在己”,意思是说宁愿自己受到羞辱也不愿给亲人带来麻烦。这体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厚感情。
第五句“於陵避兄食”,指的是在於陵县躲避兄长吃饭。这描绘了一幅兄弟之间互相照顾的画面。
第六句“织屦仰妻子”,意味着依靠妻子儿女过活。这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和责任重大。
最后一句“恩义有相权”,意指恩情和义务有时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与前文提到的“洁身非至理”相呼应,强调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对待道德问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