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塘春草遍,芳树老藤缠。
远信占黄耳,清游任白颠。
山光晴抹黛,湖气暖腾烟。
我有边韶癖,何妨昼日眠。

《和刘与可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组诗作。这组诗共两首,写于宋神宗元丰元年(西元一〇七八年)春天,当时诗人在徐州任太守。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读:

第一首

注释

  • 野塘:指乡村的水塘。
  • 春草遍:春天里,野塘边野草长得很茂密。
  • 芳树:指树上开满了花的树木。
  • 老藤缠:老树被藤蔓缠绕着。
  • 黄耳:即黄莺。
  • 清游:清闲自在地游玩。
  • 白颠:白色的头。这里指白发。
  •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诗人在郊外野塘边的所见所感。他看到了满塘的春草和被老藤缠绕的芳树,听到远处黄莺的叫声,感受到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第二首

注释

  • 山光晴抹黛:晴朗的天气下,山的色彩如同用黛绿色涂抹一样鲜明。
  • 湖气暖腾烟:温暖的湖水上飘起轻烟,仿佛被暖风吹动。
  • 我有:我拥有。
  • 边韶:一种古代乐器,也称为“弦子”,通常由弦乐演奏。
  • :喜好,偏爱。
  •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的热爱和对大自然景色的欣赏。他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湖面上轻烟上升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以及想要在白天安静地睡觉的愿望。

这两首诗都是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自然的赞美。同时,它们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