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日将夕,凄凄风雨秋。
寒灯照孤屋,攲榻拥疏裘。
身世槐安国,功名蜃化楼。
归欤老居士,踪迹继浮休。
《和老杜江上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追和老杜江上
独坐日将夕,凄凄风雨秋。
寒灯照孤屋,攲榻拥疏裘。
身世槐安国,功名蜃化楼。
归欤老居士,踪迹继浮休。
译文:
独自坐在黄昏时分,秋风萧瑟,雨水凄凉。
一盏孤灯在寒风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映照着这破旧的房屋和斜倚着的床铺。
我的命运如同槐安国的虚幻,而我的功名却如同蜃楼的幻景,难以捉摸。
我渴望归隐为一位普通的居士,不再追求那些名利场中的荣华富贵。
赏析:
这首诗是元稹对杜甫的《登岳阳楼》一诗的和作。杜甫的《登岳阳楼》一诗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担忧和自己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的痛苦。元稹在这首诗中通过追和杜甫的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首联“追和老杜江上”直接点明了这首诗是元稹对杜甫的《登岳阳楼》一诗的追和之作。这里的“江上”既指杜甫的家乡洞庭湖畔,也暗指杜甫的心境和命运。
颔联“独坐日将夕,凄凄风雨秋。”描绘了一幅孤独的画面,夕阳西下,秋风凛冽,风雨交加,给人以凄凉的感觉。诗人在这孤独的环境中品味着人生的苦乐,感受着岁月的变迁。
颈联“寒灯照孤屋,攲榻拥疏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一盏孤灯在寒风中摇曳,照亮了诗人孤独的身影。诗人斜倚着床铺,身上披着一件旧衣服,显得十分疲惫。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尾联“身世槐安国,功名蜃化楼。”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功名的看法。他认为自己的命运如同槐安国一样虚幻,功名如同蜃楼般不可捉摸。这些比喻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尾联“归欤老居士,踪迹继浮休。”表明了诗人的愿望。他渴望归隐为一位普通的居士,不再追逐名利场中的荣华富贵。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对心灵的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杜甫《登岳阳楼》一诗的追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国家和功名的看法。同时,诗人以独特的手法和细腻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心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