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腰回雪奏伊凉,饯设铃齐举别觞。
如子固宜倾坐客,顾予何计挽征艎。
交情旧喜推东道,归梦先应到北堂。
花柳枝头春已闹,伫观超擢寘周行。

【注释】孔纯老:即韩愈,字退之。

和:同“贺”。

吴德声:名不详。

伊凉:地名,位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子固:苏轼字。坐客:座中宾。

顾予何计挽征艎:意思是自己有什么能力来挽着车驾,去追赶他呢?顾予何计挽,指苏轼自叹无能为力之意。

交情:旧日交情。东道主:主人。

北堂:北门内,是王邸的住所,代指王庭。

超擢寘周行:意思是提拔到朝廷上。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热情而豪迈的心情,为友人即将踏上赴京任官的路,写下此诗。全诗感情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韵味悠长。

开头两句“舞腰回雪奏伊凉,饯设铃齐举别觞。”写在洛阳为友人饯行。舞腰回雪、奏伊凉,都是形容歌舞场面的热闹。伊水,即洛水,源出河南省洛阳市西,流经洛阳市南,注入洛河。洛阳在伊水之滨,故称伊凉。“饯设铃齐举别觞”,饯,是送别的意思。饯别宴饮的时候,宴会的钟鼓一齐敲响,作为饯行的乐章。这两句写送别宴饮的盛况。

下面四句“如子固宜倾座客,顾予何计挽征艎。”是说:你是我的好朋友,应该让座给在座的各位客人;我没有什么能帮你的忙,只能让你乘坐车子回去。子固就是苏轼的字。这两句是诗人对朋友深情厚意的表白。苏轼与韩愈有深厚的友情。苏轼曾在《赠韩七判官诗》中写道:“闻道论交久,君今又用吾。”韩愈也是苏轼敬重的朋友。苏轼在《送李常侍归汉阳》一诗中写道:“昔岁拜郎官,今岁还汉阳。”可见两人关系密切,情谊深厚。苏轼在送别韩愈时,既表示了对朋友的关心,也表现出自己的谦虚之情。

接下来四句“交情旧喜推东道,归梦先应到北堂。”写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交情,是指朋友之间的感情。东道,是古时候迎客的一方,这里指的是送客的一方。北堂,是王庭,是王邸的住所。这句意思是说,老朋友之间一向都喜欢推辞做东道主,所以这次你应当让我来为你驾车送你上路。苏轼与韩愈是知心朋友,彼此十分了解。韩愈在《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中写道:“余与足下亦有所共事者六矣。”苏轼在《送温处士赴河阳军》中写道:“处士非无朋友游也。”由此可知韩愈与苏轼交往甚密。韩愈与苏轼的交往,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苏轼对此深有体会,所以在《送温处士赴河阳军》中说:“世之远来相访者,各于其学所至焉耳。”韩愈与苏轼的友谊,是值得人们称道的。

以下两句“花柳枝头春已闹,伫观超擢寘周行。”写友人即将赴任京城的景况。花柳枝头、春已闹,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词语。这首诗作于元丰元年(1078年)三月十五日,当时正是早春时节。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好友韩愈的一首送别诗。诗人从洛阳出发,来到洛阳城郊的伊水边,为即将赴京赴任的好友韩愈饯行。

首联点明饯行地点及时间,颔联点出友人将离开洛阳赴京,颈联写诗人的惜别之情,尾联写诗人希望友人一路顺风,早日升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意味隽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