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牒书成已六年,东游曾记此周旋。
千龄令庆亨嘉会,二府新分造化权。
咫尺云天依日月,斯须霖雨浃山川。
应怜汨没尘埃者,白发青衫走道边。

【注释】

代人上段拂参政:指诗人代替别人向执政大臣陈述政事,拂参政即陈述、进言。

玉牒书成已六年:指作者在玉牒书完成已经六年了。玉牒,即玉册,古代用玉简记录帝王的言行,称“玉册”。书成,即书稿写成。

东游曾记此周旋:东游,指作者到过东方各地。曾记,曾经记下。此,指此处。

千龄令庆亨嘉会:意思是说千岁之长,能使人民享受幸福和安乐。令,美好的意思。庆,福。亨,通,安乐。

二府新分造化权:意思是说两位宰相掌管国家政权,掌握着国家的大权。二府,指宰相。

咫尺云天依日月,斯须霖雨浃山川:意思是说距离很近,就像天空中的云、日、月一样。而一会儿的雨水却可以滋润大地。咫尺,形容距离很近。云天,比喻天空中的云、日、月。依,依靠。斯须,一会。霖雨,久下不停的雨。浃,渗透。

应怜汨没尘埃者:意思是指那些被埋没于尘土之中的人应该怜悯他。汨没,同“淹没”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八句,前六句写诗人为国为民进言,最后两句抒发感慨,对那些受屈被埋没的人表示同情。

首联点明主题:“玉牒书成已六年”,“玉牒”,即玉册,古时用以记载帝王的言行、功过的文书。《汉书·艺文志》中有“《玉版》二十一篇”,今已佚失。此处指作者替人上书的奏章。“已六年”,意谓这道奏章已经写了六年,说明作者长期为国家尽心竭力,为百姓谋福。

颔联以“千龄令庆”四字起兴,指出国家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接着又用“二府新分造化权”一句过渡到尾联,表明国家政治清明、人才济济的景象。

颈联紧承颔联而来,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云天之上日月相依,顷刻间甘霖普降泽被山河。这两句诗写得气象恢弘,境界阔大,把读者带进了一个美妙的境界里去。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对于天下太平、人民幸福的向往之情。

尾联抒发感慨:“应怜汨没尘埃者,白发青衫走道边。”这里“汨没”一词出自屈原《离骚》,意为沉溺于污泥而不自知。“应怜”两字,既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被埋没于尘世中的人寄予同情的心情,又暗含着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诗人身处高位而心系苍生,忧国忧民之心可鉴。

这首七律作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当时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杜甫一度被俘,流离转徙于蜀地,后脱险入川,继续流亡生活。诗人在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如《春望》、《恨别》等篇,都表现出他关心国事、忧念民生的拳拳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