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邵年高冠里闾,庆馀犹及魏公舒。
似闻白鹤归华表,应有青刍奠故庐。
帝梦漫惊虞涧筑,史占空叹渭滨渔。
泫然东望无从涕,莫厕邦人会葬车。
【注释】
邵:邵阳,地名,在今湖南。里闾:里巷。魏公舒:魏徵(572—643),字元献,唐太宗大臣。贞观初为宰相,后因谏阻太宗征高丽失败被杀,死后被追谥为“忠献”。华表:古代宫殿门前高耸的木柱或石柱,上刻盘龙等图案,传说中能通灵。青刍:指祭品。虞涧:山名,在今山西运城西南。渭滨渔:指姜尚(姜子牙)渭水垂钓事。《史记·齐太公世家》:齐桓公以国事问管仲,管仲对曰:“君之病在一得一失之间。”桓公曰:“何谓?管子对曰:“君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权重任势,此三得也;内无好恶、外无贤良、近无左右、女色,此人主十失也。”管仲又言:“人主之所以乱者五:1. 多知;(2)好辩;(3)自用;(4)喜怒无常;(5)轻诛杀人(见《管子·戒篇》)。桓公大惊,曰:“善!吾乃今日始闻此言也,请从公而仕。”于是桓公去管仲之忧,任用管仲,使齐国强盛,九合诸侯。后因称齐桓公为“桓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代其曾孙道弼挽其父道宪而作。诗的前两句写魏道弼生前的德行和功绩。魏道弼为官清廉公正,深受百姓爱戴。他在任职期间,政绩显著,为百姓谋了利,得到了人们的敬仰。第三四句写魏道弼辞世后,人们怀念他。他们听说老人去世的消息,便纷纷前去吊唁;他们准备把祭祀用的牛羊送到魏道弼的坟前。第五六句写人们对魏道弼的哀悼之情。人们认为他是贤明的君主,现在他却死了,真是令人悲痛欲绝。最后一联,诗人感叹自己不能为亲人送葬,只能远望着亲人的坟墓流泪。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对魏道弼一生事迹的叙述,表达了对这位贤臣的深深怀念和无限哀思。同时,诗人运用了一些典故和诗词名句,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