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清映水边枝,似向温泉见玉肌。
被恼诗人应不彻,怪来言语总成诗。
梅花和黄觉民四首
《全唐文》作《梅花》,题下注“时为中书舍人”。诗前有序,自注云:“时余在洛。”
萧然清映水边枝,似向温泉见玉肌。 (第一首)
萧然:形容梅花的清香。水边:指梅花生长的环境。清映:洁白的花朵映照在水中,显得格外明亮。枝:梅花的树枝。似向温泉见玉肌:比喻梅花像在温泉里沐浴过,肌肤晶莹透明如玉。
被恼诗人应不彻,怪来言语总成诗。 (第二首)
被恼:被烦扰的意思。诗人:指诗人自己。应不彻:不应该完全理解透彻。怪来:奇怪。言语:这里指诗句。总成诗:总是能够写成诗歌。
【赏析】
这两首诗是写梅花的。作者在洛中时写的。第一首说梅花洁白,清香,好像温泉中的美人。第二首说诗人烦恼,不能理解梅花,却总能够写出赞美梅花的诗句。
这两首诗都用了比兴手法。“似向温泉见玉肌”,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梅花比喻为温泉中的美人,这是对梅花的生动形象的描绘。这种写法,使读者感到新奇、活泼,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怪来言语总成诗”这一句,也是用比兴的手法写的。诗人说,他不理解梅花,但总觉得能写梅花的诗句,这大概是因为梅花有某种魔力吧!这两句都是用反问的语气,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的意境清新,语言朴素,是一首成功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