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笑陶彭泽,门栽五株柳。
柳成复自号,清阴亦何有。
岂如两分行,一径入花薮。
白毡春尽时,青障雨晴后。

【注释】

柳径:即《和柳公权试帖》诗中的“门栽五株柳”。

我笑陶彭泽: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他隐居于庐山脚下的田园之中,生活非常清贫。他喜欢种柳树,门前种了五棵,因此人们称他为“五柳先生”。

门栽五株柳:陶渊明的门边种着五棵柳树。

柳成复自号:后来这五棵柳树长大了,他自己也改名叫柳成。

清阴亦何有:清阴就是浓荫,柳树的浓荫也是很多的。

岂如两分行,一径入花薮:哪像两行排列的树木,一条小路却通向了百花盛开的地方。

白毡春尽时,青障雨晴后:白色的草垫子在春天快要结束时,青色的屏障在雨过天晴之后。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柳公权的赞美。柳公权是唐代大书法家,他的书法以楷书为主,笔力遒劲,骨力劲健,气势雄浑。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通过写景来赞美柳公权的书法。

开头两句写陶渊明门边的五棵柳树。诗人说:“我笑陶彭泽,门栽五株柳”,意思是说,我嘲笑陶渊明,他在门外种了五棵柳树,而自己却过着贫穷清贫的生活。这里用反语的手法,表面上是嘲笑陶渊明,实际上却是赞扬他自甘清贫的精神。陶渊明的门边种着五棵柳树,后来柳成也改名叫柳公权,说明这五棵树已经长得很大了,而且结出了柳絮。这五棵柳树,不仅给陶渊明的家增添了一份美丽,而且也给邻居带来了方便。

诗人写到柳树的浓荫:“柳成复自号,清阴亦何有。”这里的“清阴”指的是柳树的茂密的枝叶,它遮挡住了阳光,给人带来阴凉,所以叫做“清阴”。“亦何有”,意思是说,那浓密的枝叶虽然茂盛,但又能有什么呢?

第三句诗人写到柳树的生长:“岂不如两分行,一径入花薮。”这句诗的意思是指那两行排列的树木,一条小路却通向了百花盛开的地方。诗人通过对比,突出了自己和柳树的不同之处。这里的“花薮”指的是百花盛开的地方,诗人用“径”字来形容那条小路,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百花盛开的景象。

最后一句诗人写到春天即将过去、雨过天晴后的美景:“白毡春尽时,青障雨晴后。”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当春天快要结束时,白色的草垫子还在;雨过天晴之后,青色的屏障也已经出现了。这里的“白毡”指的是白色的草垫子,而“青障”则是指青色的屏障。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春天即将结束、雨过天晴的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赞美了柳公权的书法技艺。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虽然自己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也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东西。这种美好的东西既有来自自然界的,也有来自人类自身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