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屋萧萧卧不周,披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游。

【诗句解读】

  1. “古屋萧萧卧不周”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古老的房屋在风雨中摇摆的场景,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萧萧”形容风声,而”卧不周”则可能指的是房屋因为风雨的侵蚀而变得破旧。
  2. “披裘起坐兴绸缪” :这句诗描述了一个人披上外衣,从寒冷中起身,开始深思或计划的行为。”披裘”是古代的一种保暖方式,”起坐”则是指起床、坐下。
  3. “千山月午乾坤昼” :这里的“千山”可能是指连绵不绝的山脉,”月午”则是指月圆之时,”乾坤昼”则意味着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天被照亮。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
  4. “一壑泉鸣风雨秋” :这里”一壑”可能是指山谷中的一个小坑,”泉鸣”则是泉水的声音,”风雨秋”则是描述秋天的风雨天气。整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画面。
  5. “迹入尘中惭有累”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感到自己在纷扰的人世中感到困扰和疲倦。”迹入尘中”表示自己的足迹已经踏入了尘世,”惭有累”则是因为这种感觉而感到惭愧或者有压力。
  6. “心期物外欲何求”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追求。”心期物外”意味着心中有着超然物外的愿景,”欲何求”则是询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7.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游”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即将离开这个地方的不舍之情。”明朝松路”可能是指明早要出发的路,”须惆怅”表示不得不带着这种情绪去面对,而”忍更无诗向此游”则是说即使再没有诗歌来记录这段经历也是值得的。

【译文】
古屋摇摇,风雨中显得孤独,披上外套起身思考,心怀愁闷。
千山之中,明月当空,天地一片明亮。
走进山林,感受自然的美好,心中却感到疲惫。
在尘世中行走,我感到困惑,心中有追求,但不知所求为何。
早晨离开时,心中满是不舍与忧愁,无法写下更多赞美之词。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游览庐山后情感变化的诗作。通过描绘诗人在不同时间的不同心情和所见之景,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及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中的”卧不周”和第二句中的”披裘起坐”都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风雨中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他的孤独和坚韧。第三句中的”乾坤昼”更是将整个自然界都纳入了诗的主题中,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超然的追求,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全诗以自然为线索,通过诗人的内心变化展现了其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