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杞奸邪四海忧,相君邦国自同休。
分符朝去云中阙,开府南来江上州。
百尺楼高瞻故国,九华山色倚晴眸。
定知直道传千古,杜牧文章在上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目的要求,然后分析每一联诗的内容及特点,从语言、手法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
“萧相楼”是全诗的第一句,点明诗人的写作对象;第二句“卢杞奸邪四海忧”,指出卢杞的奸邪行为引起了天下人的忧虑;第三句“相君邦国自同休”,表明卢杞虽然有奸邪之行但是国家依然安定;第四句“分符朝去云中阙,开府南来江上州”,写卢杞离开京城前往云中(今山西大同),又南下来到江南的任所;第五句“百尺楼高瞻故国”,写诗人站在高楼之上遥望故乡的情景;第六句“九华山色倚晴眸”,写诗人远眺故乡的九华山山色美丽;第七句“定知直道传千古,杜牧文章在上头”,点明卢杞虽奸邪但终会为后人所传唱,其文章与杜牧相比也会被后人传诵。
【答案】
诗句:
①萧相楼
译文:
卢杞奸邪四海忧,相君邦国自同休。
②分符朝去云中阙,开府南来江上州。
译文:
卢杞离开京城前往云中(今山西大同),又南下来到江南的任所。
③百尺楼高瞻故国,九华山色倚晴眸。
译文:
诗人站在高楼之上遥望故乡的情景,眺望着九华山山色美丽。
④定知直道传千古,杜牧文章在上头。
译文:
定知卢杞虽然奸邪但终会为后人所传唱,其文章与杜牧相比也会被后人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