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底莓苔蒲树丫,翠翘玉珥碧襦纱。
靓妆雅器鸣琴友,不向朱门听鼓笳。
【注释】
和高簿送梅:和:和韵,指作诗的韵脚;高簿:友人名;梅:梅花,这里借指友人。
花底莓苔:花底下的莓苔。莓苔:一种小草,多生于石缝间,颜色青绿。也指青苔。
蒲树丫:蒲柳,一种水边植物,其枝干呈长条形,叶如蒲,故称。
翠翘玉珥碧襦纱:用翠鸟翘羽、翡翠耳坠、碧色短袄等物作饰,形容女子服饰鲜艳,美丽动人。
靓妆:修饰打扮得很美。
雅器:优美的器物,即精美的乐器。
鸣琴友:弹琴为伴,表示志趣相投。
不向朱门听鼓笳(jiā):不向权贵之家去,不去听那些吹奏鼓笳的声调。
【译文】
花下青苔蒲树旁,翠翘玉耳碧色衣。
美人梳妆好器具,弹奏琴瑟与知音。
不往权贵家去听,不去听那鼓笳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全诗描写了一个女子在梅树下等待情人归来的情景。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刻画出一位待郎之妇的美丽形象,表达了她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感情,以及不愿同富贵人交往的纯洁情操。
“花底莓苔蒲树丫”一句写梅花盛开的美景,突出了梅的高洁、傲岸,同时也点出这位佳人正处在这样一个清幽的环境之中。
“翠翘玉珥碧襦纱”两句写女子的美丽,她的服饰华丽精美,光彩照人。翠翘、玉珥、碧襦纱这些词语都是用来描绘女子美丽的服饰和容貌的。
“靓妆雅器鸣琴友”五句则表现了佳人的高雅气质和与情人之间的默契,他们在一起弹奏琴,相互倾听音乐,彼此欣赏对方,感情十分深厚。
最后四句则表现出女子对于世俗的不屑一顾,她不愿意到富贵人家去听那些庸俗的音乐,也不去迎合那些权贵之人。这种态度表明了她追求真挚的爱情的决心,同时也体现了她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