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群贤事已荒,却于纸上见清狂。
茂林修竹今何在,一段风流付夕阳。
【题解】
流觞:古代宴会上,酒杯漂浮在水上,宾主轮流取杯饮酒,称为流觞。此为东晋时的一种习俗,后泛指宴集。
图:画。
【注释】
- 东晋群贤事已荒:东晋(317—420)是历史上一个短暂的王朝,自公元316年以后,先后出现了元帝(司马睿)、明帝(司马绍)、成帝(司马衍)、康帝(司马岳)、简文帝(司马昱)等五位皇帝,但都未能统一中国,国势衰微,政局不稳,士人阶层也日趋堕落,因此说“群贤事已荒”。
- 清狂:高洁不羁的性格。
- 茂林修竹:茂密的树林和高大挺拔、修长的竹子。此处借指隐士或高士。
- 一段风流付夕阳:《世说新语》记载,王右军少时旧识郭家妇,有道术。尝以酒食之会,王右军因与郭嘉共坐。其妇在青篾纱裙中作莞尔笑,王右军目注久之,方发神光,因与嘉曰:“诸人今巳贵,子孤贫如此。”郭嘉曰:“不然,使君天下人望,何所不可!”乃脱帽云:“今日神情,觉异于常日。”王右军答曰:“卿在吾门,何谓不及?”于是即便令左右速针为妇作束裤。郭嘉大感恨。后来郭嘉死。其妇乃遗二婢侍左右;一婢善围棋,一婢知音律。遂以《阳秋》赋诗曰:“南风初举弦,朱颜当青春;北陆始兆尾,素月当中秋;杨柳复依依,乘舆去悠悠。四时更代谢,万事苦浮沉。寄言世人士,荣华难久留。”郭嘉死后多年,有人见郭嘉夫人,颜色如平生,乃叹曰:“昔时横汾饮,几处游刘伶;今日对郭嘉,终生忆季伦。”刘伶与郭嘉皆东晋名士,故郭嘉夫人亦能诗,且有才女之称。这里用郭嘉夫人的才华来衬托诗人的文采。
- 付夕阳:即把美好的时光留给了夕阳。
【译文】
东晋时期一群贤达的事情已经变得很荒废,却能在纸上看到他们的高洁不羁。那茂盛的林木和高耸的竹子哪里去了呢?那些飘逸超然的风韵已经交给了夕阳。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的前两句先点出时代背景:东晋时期,群贤凋零,政治昏暗,社会动荡,士人地位下降,他们纷纷隐逸山林,过着清贫的生活。而诗人自己虽未隐退,却也感到世事已变,难以有所作为。后两句则宕开一笔,由写景转入抒情。诗人感叹当年群贤们的风采已经消失殆尽,只剩下那茂密的林木和高大挺拔的竹子。而那些飘逸超然的风韵也已经交给了夕阳。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过去时代的怀念和感慨,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懑。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