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而寡要岂通儒,三万牙签亦太虚。
一编论语用不尽,世间何必许多书。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博而寡要岂通儒
- 释义: 广泛地学习,但却缺少重点和核心,这难道是真正的通儒吗?
- 关键词注释: “博”指的是广泛涉猎;“寡要”意为内容虽多但缺乏要点;“岂通儒”表示这样的学问水平无法称之为精通或通达的学者。
- 赏析: 此句反映了对盲目求知态度的批判,强调了知识应该有所选择和深入,否则便如同泛泛之辈。
- 三万牙签亦太虚
- 释义: 拥有三万种书籍,数量众多却像虚空一样没有实质内容。
- 关键词注释: “牙签”古代用来标记书页的工具,此处比喻书的数量;“太虚”形容内容空洞、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 赏析: 这句通过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无目的书籍堆积的讽刺,指出虽然书籍众多,但真正有价值的却不多。
- 一编论语用不尽
- 释义: 即使是《论语》这样一本有限的书,也能让人受益无穷。
- 关键词注释: “论语”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用不尽”表示其价值无限,使用不完。
- 赏析: 此句强调了经典之作的不朽价值,即便是篇幅不大的书籍也蕴含着深远的智慧和指导意义。
- 世间何必许多书
- 释义: 世上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书呢?
- 关键词注释: “何须”即没有必要的意思;“许多书”指大量的书籍。
- 赏析: 此句是对现代社会中图书泛滥现象的一种反问,提醒人们追求知识和阅读要有选择性,而不是盲目消费。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书籍选择和阅读态度的思考,以及对知识价值的深刻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