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老回仙跨鹤归,同庵卜筑继其馀。
自缘不睹榴皮字,想像祇园蔓草书。
【注释】
榴皮:石榴的果皮,相传有辟恶、驱邪的功效。题壁:在壁上写诗句或字画。同庵:一同住在同一个庵中。卜筑:筑屋。继:继承。其馀:他的另外一些作品。祇园:梵语的音译,指佛教的净土。蔓草:长满野草的地。此诗是说:东老回到故乡后,和庵主一起在别处建造了房子,继承了庵主的其他遗作,又自己在上面题写了诗文。由于看不到石榴皮上的字,便想像石榴皮上所写的祇园蔓草书,而实际上石榴皮上并没有这些字。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和尚与庵主同住一处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和尚的敬慕之情。
首句“东老回仙跨鹤归”,以神仙归来形容和尚回到了故乡。这里的“回”字,既表示回归,也暗示着曾经的离去。
次句“同庵卜筑继其馀”,承接上句,描绘了他们共同建造新居的画面。这里的“卜筑”,原指选择吉地建房,后来泛指盖房子。
第三句“自缘不睹榴皮字”,表达了由于看不到石榴皮上的字迹,所以无法得知那些文字的内容。这里的“榴皮”指的是石榴皮,传说中有辟邪的作用。
末句“想象祇园蔓草书”,则是通过想象来弥补对石榴皮上文字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位和尚才华的认可。这里的“祇园”是印度佛教传说中的净土,而“蔓草书”则是指石榴皮上的字迹,可能是一些难以辨认的古文字。
全诗通过对东老与庵主同住一室的场景描绘,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友情与合作;同时通过对石榴皮上的文字的想象,表达了对他们才华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