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留仙灶,仙人去何早。
一粒药初成,空山绝灵草。
灶傍五色土,令人百病好。
况复饵丹人,朱颜几时老。
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澄虚阁
此地留仙灶,仙人去何早。
一粒药初成,空山绝灵草。
灶傍五色土,令人百病好。
况复饵丹人,朱颜几时老。
注释:
- “此地留仙灶”:这里留下了仙人居住的遗迹。
- “仙人去何早”:仙人离去得太快了。
- “一粒药初成”:指炼制的一种药物初见成效。
- “空山绝灵草”:形容山上生长着一种珍贵的草药。
- “灶傍五色土”:在炼药的地方旁边有五彩斑斓的土。
- “令人百病好”:这种土可以治疗各种疾病。
- “况复饵丹人”:更不用说那些服用丹药的人了。
- “朱颜几时老”:容颜何时能保持青春常驻?
赏析:
- 诗歌形式与结构:此诗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结构规整,每两句一韵,共八句,表现了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对仗和节奏感。
- 意象与象征:诗中的“澄虚阁”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建筑,更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或追求。通过描述炼药、使用五色土等元素,诗人传递出对长生不老和超自然力量的理想化追求。
- 主题与情感: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同时,通过对炼丹术士的描述,表达了对科学和实证主义态度的批判。
此诗不仅展示了唐代文人对神仙道教文化的信仰,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生命、健康以及长寿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越尘世的哲思,以及对永恒价值的探求。
这首诗还体现了唐代诗人在表达思想时的巧妙和深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隐喻人生的苦乐和社会现实的变迁,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生活哲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