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
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遂为安。
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鹏抟似尔难。
{ 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 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遂为安。 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鹏抟似尔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纸鸢》,诗中通过描绘纸鸢的飞行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讽刺与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谁作轻鸢壮远观:“谁作”指的是是谁制作的纸鸢,“轻鸢”指的是轻盈的风筝,“壮远观”则表示让远方景色显得壮观。这里的“似嫌”意味着风筝制作者可能是嫌飞鸟的花样还不够多,这反映了制作者对飞翔风筝的挑剔态度。
才乘一线凭风去:“才乘一线”指的是风筝仅用一线作为动力来源,“凭风去”则表明风筝借助风力起飞。这里的“便有愚儿仰面看”形象地描绘了观看者仰望天空中飞翔的纸鸢的情景。
未必碧霄因可到:“未必”表示或许并不,“碧霄”指代高空,“因可到”意味着有可能到达高远的地方。这里表达了一种悲观的态度,即风筝可能无法真正飞到高空。
偶能终日遂为安:“偶能”意为偶尔能够,“终日”指的是整天,“遂为安”则意味着暂时得以安定。这里传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即纸鸢虽然能够在空中短暂停留,但终究难以长久稳定飞翔。
扶摇不起沧溟远:这里的“扶摇”比喻直上云霄,“起”表示升起,“沧溟”指大海,“远”意味着遥远。表达了风筝即使升空,也难以触及更高更远的天空,暗示了纸鸢的局限。
笑杀鹏抟似尔难:“笑杀”在这里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意为嘲笑那些试图飞翔的人。“鹏抟”指的是传说中的大鹏鸟展翅高飞,“似尔难”则是说这种努力和尝试是多么的困难。
王令通过《纸鸢》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己对纸鸢制作者的不满和对世俗的批判,还表达了对自然界和人类努力的一种深刻反思。诗中的风筝虽然能飞,但却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高度,这与诗人的人生境遇相呼应,反映出一种悲壮而又无奈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