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枝难立鸟徘徊,地瘦根孤碍石回。
山野不逢终更老,闾阎无用始为材。
更无匠伯身尝过,只有幽人眼暂开。
谁与东风记霜雪,争令平地肯栽培。
【注释】
次韵和人古松:我作诗以和你的咏古松。
直枝难立鸟徘徊:直的树杈很难站稳,所以鸟儿在盘旋。
山野不逢终更老,闾阎无用始为材:如果山野没有遇到知己,那它终将衰老;如果闾里没有用到它,那才真正成为有用的材料。
更无匠伯身尝过,只有幽人眼暂开:没有人见过木匠亲自加工,只有那些隐士能暂时开窍。
谁与东风记霜雪,争令平地肯栽培:谁能让春风记住霜雪?又怎能让平地肯下种子来培养它呢?
【赏析】
此诗首句点题,写古松之高风亮节,次句写其形单影只,处境艰难,颔联则承上启下,写出了松柏的品格特点,颈联写自己对古松的赞赏之情,尾联则是自问自答,表达了诗人对古松的敬仰之情。
首句“直枝难立鸟徘徊”,写松柏之高洁,也暗指诗人自己的高尚品质。
第二句“地瘦根孤碍石回”,写松柏生长的环境十分艰苦,但它们却能顽强地生存下去,也暗含着诗人对国家民族的忧虑。
第三句“山野不逢终更老”是全诗的关键。这一句既表明了松柏的生长环境艰苦,也暗示了松柏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最终能够傲然挺立。
第四句“闾阎无用始为材”是全诗的重点,也是全诗的高潮。这里的“闾阎”指的是平民百姓,而“用”则表示需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平民百姓不需要松柏,那么松柏也就失去了价值。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事的看法,认为只有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真正价值。
第五句“更无匠伯身尝过”,是全诗的转折。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没有人见过木匠亲自加工,只有那些隐士能暂时开窍。这一句既表现了松柏的坚韧不屈,也暗示了诗人对于隐士的欣赏和敬仰。
第六句“谁与东风记霜雪”,是全诗的重点,也是全诗的高潮。这里的“谁与”意思是“谁又能”?“东风”则是指春风,这里的春风是用来比喻诗人自己的政治抱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谁能让春风记得霜雪?又怎能让平地肯下种子来培养它呢?这一句既表现出了诗人的政治抱负,也暗示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
最后两句“谁与东风记霜雪,争令平地肯栽培”,既是全诗的总结,也是全诗的高潮。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谁又能让春风记得霜雪?又怎能让平地肯下种子来培养它呢?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的失望,也表明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