毵毵出土初如直,袅袅随风竞自斜。
漫借人锄劳刬拔,只消夜雨又萌芽。
良田力尽农夫叹,直道春荒志士嗟。
满目青青尽芜蔓,更于何处问蓬麻。
去草
毵毵出土初如直,袅袅随风竞自斜。
漫借人锄劳刬拔,只消夜雨又萌芽。
良田力尽农夫叹,直道春荒志士嗟。
满目青青尽芜蔓,更于何处问蓬麻。
注释:
- 去草:指清除杂草。
- 毵(sān)毵(sān):形容草木茂盛。出土:从土里出来。初如直:刚出土时像笔直一样。袅袅(niǎo):随风摆动的样子。
- 漫(màn)借:随便、随意地借用。人锄:人的锄头。劳:劳动,耕作。刬(chǎn)拔:铲除。只消:只须。夜雨:夜晚的雨水。
- 良田:肥沃的田地。力尽:尽力。农夫:农民。叹:感叹。
- 直道:正直之道。春荒:春天荒芜。志士:有志气的人。嗟:叹息。
- 满目青青:到处都是青草。尽芜蔓:全部长满了野草。更:再。蓬麻:一种植物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诗作。此诗以“去草”为题,描绘了田间的一片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劳作辛苦和春天荒芜的深深感慨。
首联“去草”即指除草,但与一般除草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株草刚刚出土,就像一条笔直的小路;而它却像柔弱的少女,随风摇曳,随时都可能倾斜。这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草的生长过程和状态。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草丛生长的过程。诗人说,这些草仿佛是故意借用人们的锄头来铲除,其实它们只需要一场夜雨,就可以重新冒出嫩芽。这一联既写出了草的顽强生命力,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草的同情和怜悯之情。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他们尽力耕耘,希望在春天收获丰收,然而春天荒芜的景象却让他们感到失望和无奈。这里的“直道”可以理解为正道,也可以理解为正直的道路,寓意农民追求公平正义的理想和追求。
尾联则转向描写大自然中的其他植物。诗人发现,除了草之外,满眼都是青草,没有其他植物可以取而代之。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田间的一片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劳作辛苦和春天荒芜的深深感慨。同时,诗人还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草的生长过程和状态,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田间,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