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雄图不可怀,退居蒿艾自沉埋。
门无来足荆生道,病不能锄草上阶。
自是直方违世易,况将疏懒合人乖。
无由与子同樵种,回首平林浪可柴。
注释:
次韵满子权见寄:这是一首和诗。次韵,是和诗的一种形式,即在别人的诗歌后面接着写一首诗来表示应和。满子权是作者的朋友,他看到这首诗后写了一首寄给作者的诗。
当世雄图不可怀,退居蒿艾自沉埋。
门无来足荆生道,病不能锄草上阶。
自是直方违世易,况将疏懒合人乖。
无由与子同樵种,回首平林浪可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朋友满子权的一首和诗。全诗共四句,每句都紧扣主题,表达了作者的志向和无奈。
首句“当世雄图不可怀”,表明了作者的志向。他认为当今社会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自己应该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而不是满足于个人的安逸生活。这里的“当世雄图”指的是当时社会的宏伟蓝图,也就是作者的理想抱负。
第二句“退居蒿艾自沉埋”,则是表达了作者的现实困境。他选择退隐山林,过一种淡泊寡欲的生活,但这种生活并不能完全满足他的追求。这里的“蒿艾”是指草木茂盛的地方,用来比喻隐居之地。而“自沉埋”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郁闷和无奈。
第三句“门无来足荆生道”,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由于隐居,没有人来拜访,所以门前只有荆条生长。这句诗既体现了作者的清高孤傲,又表达了他的孤独寂寞。
第四句“病不能锄草上阶”,则是直接反映了作者的健康问题。他因为生病而不能下地劳作,只能在台阶上看着花草生长。这句诗既展现了他的身体虚弱,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最后一句“自是直方违世易,况将疏懒合人乖”,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他认为自己的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且自己的行为也不符合一般人的期望。这里的“直方”指的是正直的品行,“违世易”则表示背离世俗容易,“疏懒合人乖”则表示自己过于疏懒不合群。
最后的“无由与子同樵种,回首平林浪可柴”则是诗人抒发感慨之辞。他无法和朋友们一起砍柴种地,只能独自在平林中寻找柴火。这里的“无由”表示无能为力,“回首”则意味着回顾过去,“平林浪可柴”则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