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方漫芜,顾我适有庸。
使其已除涤,我将何以功。
我岂大无效,自是用我慵。
【注释】
天下方漫芜:指当时天下混乱,无人耕种。顾我适有庸:指自己正忙于耕田种地,无空闲时间去治理国家。
使:让。已除涤:清除干净。我将何以功:我怎么能有什么成绩呢?
我岂大无效:难道我一点作用都没有吗?自是用我慵:自己却因此而懒散。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被贬谪期间,是诗人对满子权和镈问耒的回信。在回答中,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失望情绪。
首句”天下方漫芜”,以”天下方漫芜”来开篇,直接点明当前的政治形势——朝廷内乱,外敌侵扰,国势衰微,民不聊生。这种局势下,诗人只能投身到田间地去,躬耕力田。
第二句”顾我适有庸”,诗人面对这乱糟糟的局面,只能感叹自己正在忙于农事,没有精力去处理朝政上的大事。这里的”适有”,意为恰好,正好。
第三句”使其已除涤”,进一步表明诗人对于当前的政治形势深感无奈。他希望朝廷能够尽快恢复秩序,扫除腐败现象。
第四句”我将何以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无法为朝廷做出贡献的遗憾。他觉得自己虽然在田间辛勤劳作,但却无法为朝廷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帮助。
最后一句”我岂大无效”,则是诗人对前四句的总结。他认为自己在为国家效力的同时,却没有取得什么实际的成果,反而让自己变得更加懒散。
全诗以答问的形式展开,通过对话的方式表达出诗人对当前政治形势的不满以及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失望情绪。同时,诗人还通过诗歌的形式,向对方表达了自己的心迹和情感。